迟来的心疼,怀母校

迟来的心疼,怀母校

寖润散文2025-01-09 08:26:05
无意间打开了母校的网站,看到了那座自己小说里的假山。往事,久远的回声或者迟到的怀恋。南国黑寂的天空结着密密匝匝的星子,像无数张望的眼睛。很久以来我都会逃避这个话题,因为不想忆及青春早期的那些荒芜的岁月
无意间打开了母校的网站,看到了那座自己小说里的假山。往事,久远的回声或者迟到的怀恋。南国黑寂的天空结着密密匝匝的星子,像无数张望的眼睛。

很久以来我都会逃避这个话题,因为不想忆及青春早期的那些荒芜的岁月。回忆其实是需要勇气的,以心疼为代价。而我终究不是一个按照母校希望的方式发育成长的苗子。
大学两年即告结束,又有一些日子从生命中删除,而我的时间轴上没有一个备用的回收站——可以收藏那些逐渐沉沦的往昔。写下这些字,也许是为了重温母校温馨久远的恩情和过往。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微笑的眼泪和带泪的憧憬。只身飘往西南,也许源于冥冥中不可知的宿命。两年前,最末一次走出校门,那些泪滴就一直稳稳地窝在眼眸深处,直到今天,在异乡的黑夜无处婆娑。

回忆是最自由的情感纽带,最没有国度的心灵帛书。可以在生命的任何旅程中任意抒写。在多风多雨的西南,时常会让人想起母校温暖的三月午后的阳光,秋日黄昏时分的落霞晚照。最是浓夏的凉夜,偌大的校园凉风习习,有恍惚的光和影穿梭在往来的脚步声中,一串串随意的笑语散落在花丛草丛里,夹杂着新鲜的青草泥土气息,匆忙的一日也因此变得朴素而甜美。
叛逆的青春,草样的年华,无声的素色流年。我是一直没有午休的习惯的,因为习惯了午间阅读和写作。那些时候,是没有多少作品的,只有随意涂鸦的随笔和杂乱无章的日记。那些曾经国旗下讲话或者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些重要时刻,似乎已经因为某些莫名的原因被记忆删节了,反倒是那些安静的读书时刻常常浮上心头,唤起久远的温馨和渴念。办公楼下有一丛竹子,夏日的午后常有呼呼的风声刮过,那些呼啸着的叶子如一丛丛穿花起舞的蝴蝶,一直在我的记忆深处翩跹。两年了,那些关于竹丛和青春的梦,都在那里萌芽,吹眠。

一直坚信这世上是有一种情感是不需要铭记的,那便是被称作根的情结。英雄主义的罗马,恢弘无情的三国,血雨腥风的抗战。那些逝去的悲情与梦想,都一一定格在时代深处,成为不朽的传奇。两年前的素色女子,脚下踩着一块可以梦想的热土,思想海阔天空。她深信那是一块可以写进传奇的沃土,有着无与伦比的厚重与沉稳坚实的性格。也许,它此刻正在制造着一个个不朽的传奇,以持重温厚的学者和勤勉慧质的学子的名义。很喜欢以梦为马四个字,因为它可以是我青春的代名词。每一个真正的诗人都有一个孤独的灵魂,对于故乡,只能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或者欲就之反而远。我固然算不上诗人,然而离开母校,离开那块热土,我已注定成为一个离家出走的行吟游子。
每一次踏上南下的火车,遥遥瞩目那个熟悉的方向,心里总会泛起切肤之痛。遥望故乡的时候,我的眼睛里只有它——久违的母校,对此我以青春和灵魂的名义起誓。那是一个无羁的性灵最终的皈依,对此我笃信不移。像绳缆割裂之后,远洋的船注定要脱离海岸的视线。思念是无孔不入的,是一个人私藏数年的醇酒,只能独醉,在浮嚣尘杂的世间。

关于母校的回忆,很多时候都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牵一发而俱出。任意一个场景都有故事,任何一个时刻都有背景。那些山遥水远的意象总是不住地叠加,在一个游子的心里,形成巍峨的高山。雪亮的灯光,冲出教学楼偌大的玻璃窗,有无数光洁虔诚的额头和熟悉的微笑停在那里;灯火阑珊的小操场,矫捷的锻炼者带着一阵风从耳旁呼啸而过,有难解的温馨和友谊散落在那些石子和砖块间;铺满积雪的环形跑道,挂满冰凌的低矮的柏丛,收藏着一幕幕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和记忆断片……

远离的季节,在六月。那些行将不再的霜晨月夕在离开的一刹那定格。
思念落地生根,季季葳蕤,不分年月。
在南国,栀子花快开了,母校,请接纳你远方的爱儿像栀子一般迷离馥郁的想念。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