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漫步

运河漫步

辟暑犀散文2025-04-13 16:17:04
大运河款款而来,没有黄河汹涌咆哮的雄浑,也缺乏长江飞流湍急的气势。她波澜不兴,一如闲庭信步地缓缓流淌。运河两岸,平畴沃野,阡陌纵横,风光别具。她宛若一条玉带,由北向南,流入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流经常州
大运河款款而来,没有黄河汹涌咆哮的雄浑,也缺乏长江飞流湍急的气势。她波澜不兴,一如闲庭信步地缓缓流淌。运河两岸,平畴沃野,阡陌纵横,风光别具。她宛若一条玉带,由北向南,流入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流经常州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迎着晚霞,漫步在龙城新运河的河堤上,宏伟的常州海事局大楼,像一条即将远航的大船,矗立河畔。大楼圆弧形的墙面,就像鼓满风的帆。整幢大楼的造型,别致中透着现代气派。
宽阔的河面上,没有了千帆竞发的拥堵,没有了马达的喧嚣,也没有了牵夫的号子。独坐在黄昏的暮靄里,面对落日余晖,享受着这尘世的片刻宁静,绝对不失为一种雅致。
有一种水鸟,展开翅尖略带灰褐的白色羽翼,自由翱翔于水天之间。忽而俯冲直下,犹如滑翔机似的掠过水面,又忽而拉升,一如鹰击长空。然后尾随着运河上长长的船队,上下翻飞,姿势优美极了。这种鸟我以前没有见过,不知其名。有人说是海鸥,我想海鸥应翱翔在大海上,怎么能进入内河呢。但不管他是何种鸟,原来没有,现在飞来了,这无论如何也可以证明,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改善。
晚霞夕照,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闪烁着橘红色的光斑,呈现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情画意。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眼看着絢丽的晚霞,逐渐淡化在苍茫的暮烟残霭之中,宽阔的水面,显得苍凉。人生似乎也是如此,从勃勃青春,走向龙钟老态,逐渐成了社会的负担,儿女的累赘。中央台有一个“夕阳红”栏目,每天都在播送一个百岁老人的传奇人生。他们似乎都没有辉煌的业绩,也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走向暮年。就如这运河的水,没有汹涌澎湃的奔腾激流,不紧不慢,也一样的流向大海。
都说运河是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而开凿的,一个人居然可以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不惜劳民伤财,有这样的君王,隋的短命也就注定了。然而运河却给后世带来了运输的便利,“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在诗中将修建大运河的利害做了较为公正的剖析。皮日休有一首“汴河怀古”,更是客观的评价了运河的作用。“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为多。”可见做了好事,无需自己去歌功颂德,就连隋炀帝这样骄奢淫逸的暴君,不经意间做了一些好事,历史也都给了他一个恰当的评价。
尘世中的芸芸众生,虽不可能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自己的笔墨。但总希望能坦然面对已逝的年华,而不致留下太多的遗憾。当岁月的年轮,逐渐扩张到生命的暮色时,经过了沧桑洗礼的心灵,才开始懂得珍惜曾经被忽略的淡泊和宁静。黄昏的暮烟残霭,撩拨起万千思绪。归巢的飞鸟,无意间扇落了几枝败叶,也许明天就可以看到新芽从这里萌发,这就叫新陈代谢,人当然不会例外。
白云苍狗,人生真如这瞬息万变的云彩。微风掠过水面,掠过树梢,伴随着归鸟啾啾,大自然的交响乐,似乎蕴含着汉宫秋月的丝竹,似乎也带有唐风宋韵的吟唱;婆娑的树影,荡漾在水面的涟漪之中,微风摇拂着柳枝。明月清风的诗情画意,尽在这苍茫的暮霭之中。江南的黄昏,犹如成年的酒,常常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沉醉。欣赏黄昏,是一个种心境。这种心境也许对青年是一种心恋,中年是一种心醉,老年是一种心静。
流年似水影无痕,回眸岁月,似乎也如这黄昏一样的朦胧。能有一份闲情逸致,在黄昏的暮色中,静观云起,笑看潮落,也算是人生的一种惬意和境界吧!2009.10.29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