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光里的记忆
我家的老屋在村中间,坐南朝北,是座老式的三大间泥墙青瓦房,屋前有个院子。整个院子用匀称的鹅卵石铺成,是现代人光脚行走锻炼的好处所。儿时就寝前,院子是我们家人聚集休息、谈笑风生的主要场所。而今家人新建的
我家的老屋在村中间,坐南朝北,是座老式的三大间泥墙青瓦房,屋前有个院子。整个院子用匀称的鹅卵石铺成,是现代人光脚行走锻炼的好处所。儿时就寝前,院子是我们家人聚集休息、谈笑风生的主要场所。而今家人新建的楼房是在村口公路旁,每次回家乡看望母亲,我都忍不住去探望老屋。遇到月明星稀的夜晚,独坐在古旧的院子,举头面对悠远而苍茫的夜空,许多场景犹如潺潺溪水在院落中缓缓地流淌,那些场景随着徐徐升起的月亮而呈现,犹如昨日发生……孩提记忆里,夜间高挂空中的月儿幽远、空明、银亮。院子里泻下的月光柔软而清凉,整个院落像泡在水中。如烟的月光似轻纱和着风晃悠,仿佛在朝拜一个迷蒙的月神。在院子里最喜欢围着母亲,听母亲在月光下讲嫦蛾奔月、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等等许多故事。那刻,静谧的月光洒满母亲的脸庞、身上哪。融入月色的母亲,抬起头,望着月亮,断断续续地叙述,温柔而神圣。轻悄舞动的月光,该是给母亲柔软而明亮的抚慰吧。
上中学之后,炎热的假日,常常得跟随母亲趁着月光在田间忙活,加班拔秧苗,为次日插秧作充分准备。当月亮上来的时候,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村子像裹了层烟雾似的亮了起来,青一色土屋青瓦的房屋安然地躺在月色中。村子四周是竹笋,好几处人家都躲在竹笋的后面,只漏出那么一屋角或屋顶的瓦片。借着月光,母亲和我及村子里其它村民如比赛似的赶着手中的活儿。或许因有了月光的相伴,多了一份诗意,大人们总要将近午夜才会乘着月色回家。月光下的土路孤寂,发白,空荡荡的看不见一个人影。清月朗照下的满山遍野,也总让人感受到一种天地的空阔和前路的迷茫。
到了家里,月色仍是一片银亮,无须点燃任何灯火。端出小板凳,坐在月亮下,咕噜地喝水、吃饭。深夜,月光静静地洒在屋顶上,院落里。浸泡在月光里的我和母亲与明亮的月夜相比显得那么微弱。狗吠的声音隔不多时,会响彻整个村子,可当狗吠声停下来后,整个村子则一片寂静。回到房间,看到窗外那柔和的月光流泻进来,浑身的疲惫被化掉。轻轻上床,拉开被子盖上,枕着月光入眠,月光包容了乡村的一切。
离开家乡已有二十余载,月圆月缺周而复始,少年月下的劳作也早已镌刻为我成长过程中温馨而亲切的章节,不离不弃。此刻,窗外街道上虽弥漫着橘色的灯光,温暖、恬淡、曼柔而宁静,可顶上的夜空却是一片漆黑,看不到记忆中的月,那般月夜仿佛已成为恒久的远古时代。享受月色,迷恋月光,只有在遥远的乡村了吗?人,沉醉于月色中,永远是思念。想到诗仙李白身在异乡,静思无眠,起身独坐,看到洒在他脚边的月光,所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张九龄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心里陡然有了些许感伤和飘飘之感觉。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