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山赏红叶](/static/assets/images/nopic.gif)
仙台山赏红叶
“秋风萧瑟天阶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平原地区到了秋后,落叶枯黄,草木凋零,几乎能听到冬天的声音,没有什么景致了。只觉得好像遭到大自然的冷落,有些落寞。十月中旬,接到省作协和省散文学会的邀请,到仙台山采
“秋风萧瑟天阶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平原地区到了秋后,落叶枯黄,草木凋零,几乎能听到冬天的声音,没有什么景致了。只觉得好像遭到大自然的冷落,有些落寞。十月中旬,接到省作协和省散文学会的邀请,到仙台山采风,赏仙台山红叶,便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和文友们一起乘车来到了仙台山景区。。仙台山并不高,主峰1120多米。在平原住惯的我们,依然感到惊奇。向上望去,山坡上灌木丛生,长满杂树。山腰上裸露着大片土灰色的山体,也不好看。哪来的景致和红叶呢?导游说,美的东西哪有不费力气就能得到呢?爬上山,翻过几道梁,才能看到。噢,哲人的思想又在这里得到印证。
进了山门,我们从小寺村村边的山口开始登山。沿着山路,高高低低、曲曲折折一路向山上走去。经过千回百转,我们渐行渐高,大山的全貌慢慢走进我们的视野。
驻足在览秀峰,但见四野山势逶迤,峰峦叠嶂。我们前方,太阳当空照着,远处的草木枝叶依稀可辨。绿色、红色,抑或是一片片黄色,都露出明媚的色彩。导游说,仙台山树种繁多,道出名姓的不下百种。往远处看苍苍茫茫,蓊蓊郁郁,平铺在坡坡岭岭、沟沟坎坎,结结实实,沉甸甸的,更见山的厚重与巍峨。
背对着我们的山体,谷连着谷,峰连着峰,有韵律地排列着伸向远方。山上雾气朦朦,阴翳蔽日,不见阳光。身前身后,仿佛两个世界,两重天。杜甫<望岳》中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概类似于这种景象吧。
红叶树就生长在这样繁茂的大山之中。其实,路上,散落的红叶树一直不断地陪伴着我们。红叶树又名黄栌树,秋后叶子逐渐变红,艳丽动人。如果说散落在道路两旁的红叶树还构不成风景的话,那就还向远方望去吧。
山坡上,山谷中,红叶树连成一片,似云似霞,色彩缤纷,奼紫嫣红,升腾着神秘而柔和的红光,构成了大山的主色调。现代诗人刘大白诗云“归巢的鸟儿,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仙台山上,不也是斜阳或晚霞掉在了山里?
仙台山有南松北柏之称。松树柏树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特别在红叶丛中,如塔如峰的松柏点缀其间,红叶的娇媚,松柏的挺拔,阴阳相和,融为一体,组成一副惊艳绝伦、撼人心魄的画卷。李季在《江南草》中写到,“望着你那花团锦簇,最美丽的画卷失去了颜色”。这种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导游说,仙台山景色奇丽,这里有聚仙龛、王母宫、凌霄殿,传说王母娘娘和各路神仙每年到这里享受人间美景。这既是仙台山得名的来历,也证明了仙台山的确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我想,中国的名山文化大多沾染着仙风道骨,仙人们常常驾临人间消闲一番。看来,即使有天堂,天堂也是有缺憾的呀。
我们接着向主峰挺进。在山下天气冷,穿得厚。现在已是气喘吁吁,汗湿衣衫了。来到主峰下面,悬崖绝壁上雕刻着“直霄云梯”四个大字,需仰视才见。登山的台阶,象悬下的云梯。我们一只手扶着锁链、栏杆,一只手撑着石阶,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两旁是深不可测的山谷,断崖,陡峭高峻,奇丽惊险。我们的腿微微战抖着,真有攀登泰山十八盘的感觉。李白在《蜀道难》里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在这里,多少体验了一下李白登临蜀道的心境。
绕过主峰,向西向南走去,便是下山的路了。在刘秀洞附近的山峰,我们又走进红叶林,融入红叶的怀抱。如果说攀登主峰是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那么漫步在红叶林中,则是欣赏舒伯特的小夜曲了。一棵棵红叶树似红衣少女张开笑脸夹道迎宾。两边树枝交错盘结,构成一条别有情致的红色长廊,巧夺天工。当地的朋友说,若是清晨,遇到朝阳甘露,更像绸缎洒满红色珍珠,红叶更显风韵。文友们呼朋唤友,或独照,或合影,抢拍这赏心悦目的景色。有诗云,闻君觅红叶,何须奔香山。请临仙台境,极目榴光燃。观赏红叶,去北京不近,去山东千佛山更远,看来,家乡附近的仙台山则是我们的最好去处了。导游介绍说,仙台山红叶分布颇广。大山西南方向的锦绣峰、芙蓉岭,都有红叶娇艳的身姿。其实,红叶树只是仙台山金秋时节的景色。仙台山一年四季景致不同。春天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蝶飞蜂舞,春意盎然。夏天万木争荣,郁郁青青,山风吹来,一片凉意,沁人心脾,是消夏避暑的胜地。冬天大雪封山,却封不住苍翠的松柏。松涛阵阵,赏心悦目,也是一种享受。听着导游的介绍,大家似乎沉入一种美好的遐思之中。
李季在《江南草》中咏叹到,“把这片草叶带回我的家乡,种在戈壁滩上”,“让我们的大戈壁也变得象江南一样”。我也虔诚地摘下几片红叶收藏在本子里面,也要把它带回家乡,梦想着家乡的秋天也象美丽的仙台山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