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佛的精神

感悟佛的精神

厘饬散文2025-04-11 14:30:56
我的眼神拖沓在清晨的空气中,久久被吸引着,而不愿轻易挪开视线,隐约中我看到了佛的精神。十二月的某天,我从家里出来,赶去机关上班,忽然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很多男僧人零散在红庙街一带,蹲着吃包子。他们吃
我的眼神拖沓在清晨的空气中,久久被吸引着,而不愿轻易挪开视线,隐约中我看到了佛的精神。
十二月的某天,我从家里出来,赶去机关上班,忽然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很多男僧人零散在红庙街一带,蹲着吃包子。他们吃得很香,那低调的姿态让我联想到僧人们清醒寡欲的佛门生活。我不知道他们在吃包子的同时,会不会偷偷打量身边的过路人,会不会对寺庙外花花绿绿的世界感到好奇?
我不知道他们来之哪里,去往哪里?他们的身上透着一层神秘味,他们的人生注定抒写和常人不同的篇章。僧人们穿着款式古朴、单薄的僧服,外面是一层衫子,里面套着一件或两件,而且他们外面的布衫颜色不同,有些人穿卡其色,有些人穿浅褐色,可能是与佛门里的修行等级有关。
以前经常看一些与佛教文化有关的书籍,很向往那种平静的隐士生活。那天我突然看到这些男僧人,就像在长年规矩的生活中激起了一层涟漪,触碰到我一颗曾经跳跃不安的青春的心,想起那些流动在黑暗或灰白的暧昧的伤感。
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干现实的事情上,连文学创作也变得有限。我不愿把他们叫做“和尚”,而称他们为“僧人”,因为我觉得这样更亲切、尊重些。僧人们蹲在不同的地方吃包子,有的蹲在橘色墙边,有的蹲在红庙街口上那些树木旁,还有的蹲在超市前面。清晰的光线、各种建筑物以及络绎不绝的人群糅合在一起,衬得他们的僧服愈发抢眼。
我曾想去民间寻找那些古典的佛教建筑,我也曾想遁入空门放弃凡尘的一切。可,我毕竟生在传统人家,少年时代虽曾叛逆,却也渐渐长成行事不再乖张的淑女。没有一一观察他们吃包子的百态相,也不敢直视他们的眼神,因为觉得他们身上有我无法做到的纯粹东西。
我始终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选择蹲在红庙街一带吃包子,但我琢磨到“红庙街”这个地名上带一个“庙”。真正原因我是不得而知。当天包里也没有带相机,不然可以悄悄拍上张照片,还能变成一条有趣的新闻。
我不动声色从他们身边走过,一直走到对面等公车,车未来之前我就站着观望他们,看到有些僧人吃完后就大步向前走了。我没有听到他们之间有交流的话语,没有看到他们仓皇等待的不安。他们是大隐隐于山、小隐隐于市的隐士,带着一股独有的安静行走,变成一道突兀而又和谐的风景,以身示范在每个寻常角落传播佛的精神。
他们两袖清风的身影,反显得英姿飒爽,留给常人思考的一个问号。不禁联系到钱财、官禄、家庭、婚姻、感情……某些方面我都应该向清贫的僧人学习。当然,既然走入政府部门,不管我身在什么位置,都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有生之年为民做几件好事,实现另外的人生价值。
闪烁的,凝铸的,细细去感悟,让我闭上眼感动的,让为我之震撼的,是永恒的佛的精神,大爱无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