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禅寺相益得,志在泉山入佛门](/static/assets/images/nopic.gif)
风光禅寺相益得,志在泉山入佛门
清晨四点半钟,妻就唤我起床去药泉山晨练。来五在连池景区已经三天,这期间游览了药泉湖公园(北饮泉)、南饮泉、南洗泉和翻花泉,唯独没有去二龙泉和药泉山。药泉山离我们住处很近,二龙泉就在药泉山下,据说那里的
清晨四点半钟,妻就唤我起床去药泉山晨练。来五在连池景区已经三天,这期间游览了药泉湖公园(北饮泉)、南饮泉、南洗泉和翻花泉,唯独没有去二龙泉和药泉山。药泉山离我们住处很近,二龙泉就在药泉山下,据说那里的泉山风光都很美。我们沿药泉路向西然后北转,刚向前走出不远就发现,去药泉山的人和车特别多。一询问才知道,今天是农历四月十八,这里的居民和附近县市的人都在每月的农历十八到药泉山赶庙会。
对佛学没有研究,对庙会兴趣也不大,但赶上不如撞上,不图别的,只图凑凑热闹,攒个人气。我和妻没有迟疑,跟着络绎的人流一起也来到了药泉山下。到了山脚下才知道,平时原本免费向游人开放的药泉山,在每月的农历十八这一天却要收门票。买过门票也只能在药泉山上游览,要想进入山间的禅寺,还必须另购票。
按说景区卖门票天经地义,不这样景区靠什么来维持?再说门票的价格也不算太高,一般人都能接受。可碰巧我和妻都换了运动装,身上根本没带钱。再说平时来这里根本无须花钱,我们在这里疗养又不是短时间就离开,为什么偏要在今天去药泉山?这样一想,虽然心中仍有些不快,我和妻还是转身原路返回了住地。
庙会办了一白天,晚饭吃得早些,妻建议我们再去二龙泉和药泉山看看。本来也闲得无聊,我跟妻两个人就一起又去了药泉山。此时公园外人流和车流已经少了很多,公园也不再收取门票。我和妻顺利地走进公园,先来到山脚下的二龙泉前。
二龙泉是源自药泉山的两股山泉,泉水从山下两个人工雕刻的石龙头口中涌出,二龙泉也由此而得名。二龙泉泉水纯净清澈,水流如注。龙头下面是泉水汇成的溪流,溪流中摆放着数排由火山熔岩切割成的方石,供游人汲水和水中拍照。
二龙泉泉水水质极佳,属于偏硅酸型矿泉水,是酿制各种酒类和饮料的上乘水品。泉水具有养眼和明目的作用,对各种眼科疾病也有明显的疗效。每天二龙泉前都有很多中外游客及本地居民来这里汲水。每年圣水节时,景区内有抢零点水的习俗,那时二龙泉前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二龙泉前流连了一会儿,我和妻来到了药泉山山门前。山门前是两尊威武的镇山石狮,山门高大雄伟,很有佛家建筑的恢宏气势。此刻两侧的门洞已经关闭,唯有中间的正门敞开着。正门内两侧是长龙似的冰点、烧烤、香火和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摊位。
走进山门后,我们向右来到登山的石阶前开始登山。石阶很宽,亦很陡,左迴右转直通药泉山山顶。山上到处都是茂密葱茏的树木,到处都充满了浓郁的生命绿色。石阶两旁是昂然盛开的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树上花团锦簇,阶上落英缤纷。到处都可以嗅得到丁香花馥郁芳芬的香气。
药泉山是一座早期喷发的火山,火山喷发年代距今已经有四、五十万年。山上植被丰富,绿荫密布,生长着数百种中草药。远近闻名的佛教寺院——钟灵禅寺,就座落在药泉山古火山口内。将禅寺建在火山口内,这在世界上都可能是奇迹,是独一无二的。
药泉山海拔355.8米,相对高度65.8米,山并不是很高。可攀登起来却感觉到山既高又陡,十分费力。还没有到半山腰,我和妻就早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幸好石阶每隔数十级、十数级和数级就有一个缓冲的平台可以歇脚,否则我真都怀疑我和妻能不能登上药泉山山顶。
药泉山山顶沿西南和东北走向,有一条宽约两米的由火山熔岩铺就的方石路。沿山顶的石路向东北,路尽处有一个凉亭叫忧乐亭,亦称钟灵亭。在亭的一侧空地上有一些形状奇异的火山石,若龟,似蛙,那就是山上著名的龟石和蛙石。站在凉亭上下望,山西侧绿树掩映中的禅寺建筑尽收眼底。禅寺背靠青山,以青山为依托;青山亦因禅寺而增辉、增色。二者可谓是相得益彰。
从东北折回西南,再上几级台阶,在南侧山顶的平台上一有座汉白玉观音菩萨塑像。观音菩萨面向南,安祥地站在那里,左手托一装满圣水的宝瓶,右手拇指和食指相扣,其他三指自然弯曲作弹水状。观音塑像下方是一个较低的平台,平台上端放着两个供游人和信徒们顶礼膜拜用的蒲团。
站在观音菩萨塑像下北望,在药泉山北面相对的山顶上耸立着一座青灰色的宝塔,向游人询问才知,那是正在建设中的药师塔。药师塔看上去很高,亦很雄伟,建筑已经完成大半,上面的脚手架和云吊依稀可见。只是不知什么原因此刻正在停工。
从观音菩萨塑像向西北沿阶而下,在半山腰间远远看到一处寺院,这里就是钟灵禅寺。禅寺的牌匾高悬于寺门的正中,两侧的门柱上一副对联赫然入眼:上联是“晨钟幕鼓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是“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佛教万事皆空、劝人向善的禅宗由对联可见端倪。
寺门紧闭,一旁的边门却开着,容游客和参佛的人往来行走。上山前本来是想欣赏一下山间的风光秀色,并没有想到要进禅寺。可一看此时禅寺无须门票可以随意进出,也就随着断续的人流进入寺院中。
寺院南北两侧各有一个独立的鼓楼式建筑,北侧是地藏阁,靠南一侧是经藏阁。经藏阁内供奉着一尊佛像,这尊佛究竟是什么佛,因为自己对佛学孤陋寡闻,也就不得而知。只见门侧立一个功德箱,正对佛像的门外有一个团垫,此刻正有一位老妇人牵着一个男孩儿准备在那里跪拜。
正对寺门的大殿是天王殿,天王殿建筑恢弘而有气势。大殿门外左右各是一座石狮,正中的过道上摆放着一个很大的香炉。香炉中的香火已经燃尽,炉前一排粗大的香柱此时虽然燃烧过半,却依旧烟气缭绕。天王殿前到处弥漫着浓浓的香火气。
天王殿殿后的匾额和楹联向我们透露了天机:“大千护法”的匾额高悬于大殿后侧正中,两侧朱红的门柱上是“受佛嘱咐护山门,金钢宝杵震魔军”的对联。由楹联可知,天王殿内供奉的这尊神佛,是专门管震妖和看护山门的。
大雄宝殿座落在禅寺内天王殿后,殿前亦有镇殿石狮和摆放的香炉,大殿建筑与前面的天王殿基本相似。大雄宝殿是禅寺的正殿,建筑也正处于禅寺的中央位置。大殿门前除设有功德箱外,在殿外北侧还有一面法鼓。至于这面法鼓是用于百姓状告僧人,还是看破红尘之人传递前来出家消息,亦或还有其他什么用途,我实在也说不清楚。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