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经国“打虎”记
蒋经国,乃蒋介石之嫡传长子。早年曾留学苏联,抗日战争期间回国,服侍在蒋介石左右。蒋介石对他一直重用有加,多多栽培。血气方刚的蒋经国更是英姿勃发,总想大有一番作为。怎奈,独裁腐败的蒋家王朝,已是民怨沸腾
蒋经国,乃蒋介石之嫡传长子。早年曾留学苏联,抗日战争期间回国,服侍在蒋介石左右。蒋介石对他一直重用有加,多多栽培。血气方刚的蒋经国更是英姿勃发,总想大有一番作为。怎奈,独裁腐败的蒋家王朝,已是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可叹,蒋经国之救亡图存之路,实乃都是徒劳之举。蒋介石所谓的“戡乱建国”,已无可挽回大厦之将倾。但胸怀理想的蒋经国,仍抱满腔之热血,要为之放手一搏。
想当初,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胜利,实乃中华民族之幸事。可惜,蒋介石要独霸天下,双雄不两立。刚刚结束了抗日战争,国共双方和谈没有结出和平的成果,战火的硝烟又起。
怎料,此一时彼一时,蒋介石没想到自己会是焦头烂额的顽石。从全面进攻,到重点围攻,可越打越是江河日下。到了辽沈战役结束,国民党在军事上已不再具有优势。
谁都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由于连年战争,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背着一袋子钱买米已是常见的现象,那还常常出现挤兑。
为了挽救经济危机,蒋介石在1948年8月实施货币改革,颁布了“经济紧急处分令”。他决定发行“金圆券”,限期收购金银、外币,以整肃财政经济管制,强行规定全国各地物品及劳务价格,1948年8月19日为最高限价日。
打仗的底气靠经济,蒋介石看到了任务和危机的严重性。当时国民党《中央日报》特发评论,指出:“社会改革就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抑制少数人的特权。要知道改革币制就如发炎的盲肠,割得好则身体从此康强,割得不好则同归于尽。”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蒋介石把“割盲肠”的重任交给了他的爱子蒋经国,让他坐镇经济中心大上海,推行币制改革。
整顿金融秩序,打击囤积暴利,蒋介石委托太子来打虎。蒋经国雷厉风行,8月20日赴上海走马上任。为守住限价时日“八一九防线”,他实施了当时轰轰烈烈的“打虎行动”,力图如期收兑金、银、外币,统一货币市场。
何为虎,在蒋经国看来,就是猖獗的市场投机商。他决心首先向投机商人开刀,以便快速整顿混乱的金融秩序。为此专门组建了“上海青年服务总队”,时称“打虎队”,调集军警单位进驻各类交易场所,进行搜查监管。
为了“戡乱建国”大计,平日温文尔雅的蒋经国,一改朴素亲善的做派,不惜孤注一掷,动用严刑峻法,决心打几个老虎,威震上海滩。
因为有老蒋授命,小蒋快刀斩乱麻。先后把抗命的财政部秘书、警备部官员处以极刑,还将60多个投机商人关进监狱。更令人震惊的是,他把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公子逮捕法办,一时间,各门各派闻之色变。
初生牛犊不怕虎,蒋经国正在意气风发时。当此存亡危机时刻,他要为党国事业大显身手。他在演讲中誓言,投机家不打倒,冒险家不赶走,暴发户不消灭,上海人民是永远不能安定的。他决心要与造谣欺骗、官商勾结的奸商污吏做斗争。
蒋经国导演的打虎行动名噪一时,然而也触怒了各方面的神经,遭到了利益集团的激烈对抗。越是艰险越向前,他决心偏向虎山行,要打只大老虎,镇镇江湖大佬的威风。
有令方行,征得蒋介石点头,蒋经国要破釜沉舟斗到底。令人没想到的是,他真的红眼了,竟然拿国民党政权头号财阀孔祥熙的公子开刀,查封了其儿子孔令侃的公司财产。这事就闹大了,可处理结果不用想,谁都会知道。
查封当天,孔令侃就跑到南京找姨妈宋美龄,蒋介石无奈改变初衷,蒋经国只好放过一马,就此罢手,匆匆了事。他在上海十里洋行,耀武扬威70天。到1948年11月1日,国民政府取消限价政策,这场全武行的“武松打虎”被迫有头无尾的草草收场。
立志重振党国经济的蒋经国含泪离开了上海,朝不保夕的的蒋家王朝也正处在风雨飘摇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