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的精神导师——亦舒
作者:蚁冢时间:2024-11-18 01:44:10热度:0
导读:1、速写亦舒其人我不小资,我没钱小资,我也不渴望小资,我喜欢很松散的生活,我喜欢自己是不思进取的小百姓一个,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亦舒、关注亦舒。当然了,同时我心里也是有点腻烦她的,就像面对毫无营养的但鲜
1、速写亦舒其人
我不小资,我没钱小资,我也不渴望小资,我喜欢很松散的生活,我喜欢自己是不思进取的小百姓一个,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亦舒、关注亦舒。
当然了,同时我心里也是有点腻烦她的,就像面对毫无营养的但鲜香四溢的方便面,我知道再这么饕餮的吃下去我很可能把自己吃成木乃伊,但我还是无法克制的去消费、去品尝,然后为了那股子廉价的温暖和美味而感到幸福。
亦舒的作品是很浩瀚的,她的哥哥倪匡说她会成为写华语小说最多的女性作家,倪匡捧他妹妹的不遗余力,就像他儿子倪震损他姑姑的竭尽全力一样,但倪匡这句溢美之词越来越有实现的可能,因为亦舒竟然还在写,以神迹般的速度,而出生于1946年的她已经过完她的六十大寿了,天啦,她比俺爹妈都还要老N岁,却还在写俊男美女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故事,当然了,她后期的作品,爱情成分显著少了,但不食人间烟火是一样的,就算她写到贫穷写到疾病写到社会的不公,用的都是传奇笔调,简直就像京剧中的一个转音,悲欢离合的际遇都可以仅是一出戏,亦舒看似犀利,其实她的观念是很温和的,而且越来越温和,我想这也就是亦舒的作品永远只能被列为通俗作品的原因,因为亦舒不会挑战大众普遍认同的观点,她也不会费神去挖掘人性社会生命的深层内因,因为没有啥人爱看,再则她这样聪明绝对不会让自己如此辛苦,我始终认为真正好的作家需要一点疯一点癫一些磨折,所以伍尔芙不但发疯而且杀了自己,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癫痫病,莫泊桑发疯致死,福楼拜一直宣称他患有某种脑类疾病,不宜激动,所以靠写作排解情绪,缪塞、波特莱尔都不是很正常,海明威自杀,茨威格自杀,三毛自杀……大约当你试图发现生活的本质的时候,上帝就会毫不留情的降下惩罚,亦舒那么巧智,她不会犯这种错误,她靠一支笔写得名利双收、生活丰裕,就差呼风唤雨。
其实她也呼风唤雨,在她的小说里、在她的死忠读者的想象里,我知道不少撕心裂肺的爱着亦舒的读者都相信她出生高贵,含金匙银匙出身,锦衣玉食,穿香奈尔开宝马车,其实不然,亦舒的出身充其量不过中等,我看过香港本土记者写她,就直接说她出自中下阶层,亦舒后来大概真的有过很威风很隆重的生活,穿香奈尔开宝马车未必不是真的,但不同于天生享有,这都是她挣来的,亦舒在小说里写过一个特别当红的女作家,说她一年收入等于一家中型工厂,也许她在说她自己,以她的名气和速度,她纵然赚不了这么多,但她赚得绝对不会少。
亦舒笔下的女主角的压抑愤懑不甘不平未必不是她自己的“师太自道”,她也曾是需要在这个世界上苦苦挣扎寻求出头机会的女孩子,幸运的是,她有一颗足以令她成为主流社会精英的头脑,所以她最后还是自己成就了自己。
2、简析亦舒作品
如果用太慎重了态度来分析亦舒的作品,实在委屈了这种态度,但如果将亦舒的文章完全界定在通俗文学这个范围内,不太当真的剖析一下,亦舒大致上还是当得起“佼佼”两个字的。
首先是她独具个人特色的简洁叙述,语言精到流畅,句式简单、易懂,以画比拟,亦舒的文字是朱德庸式的漫画,以歌比,刘若英最得亦舒文字神韵,当然了这种风情别具的亦舒式叙述,其实并不表明亦舒在文学上有什么独到的追求,而全然是大量的快速的商业化书写逼迫出来的,就如同海明威的新闻式文体,古龙的独句段落,最初都是迫于环境压力,但聪明人就是有这种本能,在现实的需要面前,他们可以因势利导的发明精巧实用的东西。
亦舒的小说或者散文不管从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是精巧的,就算她严重的虎头蛇尾的毛病也不能妨害她的精巧,《人淡如菊》、《石榴图》这样的小说虽然只能看前面一半,但我依然认为是好看的精彩的,因为前半部分的精致巧妙足以弥补一切。
在玉、钻石、水晶这三样宝石中间,我会选择水晶来譬喻亦舒的作品,玉太温润太有内涵,钻石光芒刺目,这些都是亦舒不具备的特质,但水晶的好看和透彻却是她的专利。
亦舒笔下的女子都像玫瑰一样美,人名也美,有的干脆叫玫瑰;有的匠心独运的叫做:自在、耐想、笔臻,求真、日朗、清流;也有大俗大雅的宜家、宜室、遂心;也有古灵精怪如硕人、妙宜、阿玉、阿瓦。亦舒的书名也有极美的:香雪海、美娇袅、印度墨、开到荼蘼、她比烟花寂寞;也有极顽皮的:要多美丽就多美丽;有化用英文的如一点新一点旧,有化用经典的如朝花夕拾;也有朴直如这双手虽小、真男人不哭泣;也有优美伤感的如寂寞的心俱乐部、如何说再见、心扉的信、忽而今夏、天上所有的星;偶尔也有俗不可耐的,如喜宝、玫瑰的故事,但亦舒总是亦舒,大俗于她总是大雅,喜宝与玫瑰的故事这两部小说是她的代表作无疑。
虽然拿李白和亦舒比较有点滑天下之大稽,但这两位都有挥洒才情无所顾忌的嫌疑,李白想出天外的妙句比比皆是,但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诗句他也没少写过,亦舒也有这个毛病,仗着才气、迫于截稿时间,她的写作显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连她自己都说,家里小孩或者老人生病的时候就会写得差一点。
同时,李白是出了名的无法效仿,要学写诗歌都找杜甫去吧,亦舒看起来好模仿,但所有人模仿亦舒都能模仿出恶心吧拉的效果,我想这就是才气在作祟。当然了,亦舒的才华不可能浩大成李白那样,她在随笔里写过,每天一张眼坐到书桌前准备笔耕却发现自己笔涩如粘,不免胆战心惊开始质疑自己是否江郎才尽。可见亦舒也有写作瓶颈,不过她对待瓶颈的方式和所有流行作家一样,不管不顾冲过去再说,她作品中那些磕磕碰碰的瑕疵应该都是由此而来,而她总是用不可思议的草率方式结束小说的习惯则应该来自于她的赶稿。
她不是偶尔赶一下,而是定时定期定量的赶。亦舒离了婚跑去英国留学,就是靠着稿费来支持学业,她自己后来慨叹,不晓得自己怎么熬过来,图书馆里连水都不许喝,她每天坐足三个钟头,可见她是真的热爱写作的,所以这种苦头也肯吃,我看完她的慨叹我也慨叹,原来写作还可以像上班一样。
不管如何,亦舒的勤奋奠定了她在通俗文学上的不可取代的大家地位,梁凤仪也是以数量取胜的通俗小说写作者中的名家,但是和亦舒一比,梁就显得寡淡无味平铺直叙,看完她的书我只能想出一句评语,果然是搞经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