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田艾之今生首先,说说田艾的今生。田艾从名字上看,姓田名艾,好好听的名字。至于田艾文化特质,笔者猜是黑色的。在此提醒各位读者留意一下下,笔者在此论述的田艾,黑色是个关键词。据笔者的猜测,黑色是一种原始

田艾之今生
首先,说说田艾的今生。
田艾从名字上看,姓田名艾,好好听的名字。至于田艾文化特质,笔者猜是黑色的。在此提醒各位读者留意一下下,笔者在此论述的田艾,黑色是个关键词。据笔者的猜测,黑色是一种原始部落的图腾色来的。这在下文将会有进一步的论述,感兴趣的读者盆友们可以继续跟进。
跟着具体地说说田艾的口味。田艾的口味是这样子的。它原来是1种植物来的,每年的天冷天稻谷收割季节过后,它广泛地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交界河海平原的大片或小块稻田上。亲的读者们请注意,这里的广泛指的是田艾生长区域的宽泛,遍布吴川,而不是指田艾生长密度的广泛。其实传说中的田艾还是有点难找的。
再简单地说,田艾是1种草来的,绿色的,叶子和艾叶差不多口味,开米黄色的小花,茎嫩的时候树直着生长而老的时候则贴着地面生长,它的身高在约1厘米到30厘米之间。另外,田艾的身上有着淡淡的艾草的香味。
再另外,此处论述的田艾专指能做田艾籺的小种田艾,民间叫田艾乸;另有一种也是长在田里的和它非常相似的艾艾,民间叫田艾公,则不在本论题讨论之列。简单地说,能做田艾籺的是田艾乸,而不是田艾公,田艾公吃了传说会耳聋。
接着来说说那些年那些大姑关于拾田艾的那些事儿。事实上,拾田艾的人员通常为女性。在很久很久以前拾田艾的女人年龄段包括三到八十岁,而现在2012到了,年龄段则大大缩窄为四十岁到六十岁的中年女人。当然,有时有那么一两天也会有些小盆友跑到稻田里拾田艾的,例如笔者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
根据笔者前后三五次拾田艾的实践证明,拾田艾会很累,而且累得非常,特别是对于平时死草也不动一条的人来说。拾田艾的累的具体表现为手手脚脚都几乎不听使换了,还腰酸背痛,两眼冒星星。但是劳动最光荣,拾田艾不是请客吃饭,无论多累还得依然坚持着,左手拾累就就换右手,右手拾累了再换左手,也是在拾田艾的时候,笔者才确认自己原来是左右不分的。
还有,要想准确而又干净地拾到传说中的田艾,还特别地考拾女的眼力。那一个又一个的小禾秸堆里长着的那些嫩嫩的绿绿的就是传说中的田艾,不过拾女们要很仔细才能分辨出来,因为那些田艾是贴着地面长的也几乎都是躲在禾秸下面而且还和其它青草混杂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把草拔了回来而落了田艾。拾者得顺着田艾枝找到根再连根挖起这样才能拾得又多又快。
再有,拾女们要又快又多地拾到传说中的田艾,还得非常十分的讲求和田艾们的缘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禾田都长田艾的。往年是东田的田艾多,今年又会是西田的田艾多。所以说,在拾田艾的过程中再兼来个禾田春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到春游,差点忘了告诉亲们了,拾田艾的最佳时节应该是年前后春光明媚的日子。十二月底到二月二前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比较合适拾田艾。但是拾田艾的时候除了要和田艾讲缘分外,还要和天气很讲缘分。吴川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交界地区,天冷天虽然不太冷,但是在冷空气来袭时确实不太适合野外作业拾田艾。而在春光灿烂的天气里,也并不是所有的拾女们都适合去拾田艾的,因为有的拾女得先忙好自家的耕田工才能出来拾田艾。相比较之下,像笔者这样平时很少出洞的拾女们绝不能辜负了禾田里一大片好田艾,而她们要出来一次也不容易,所以得加倍的珍惜,再者改天那些女人点好了豆就轮不到她们这些十指朝天的人拾了。特别是在二月二土地头前夕,是家家户户做田艾籺的时节,拾者也会特别的多。
然而话说回来,也并不是所有的拾女都会疯狂地拾田艾的。像在很久很久以前,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那会儿,拾者拾田艾基本上全自供不外销。再加上那年代的拾者还有好多家务工和农工要做,所以拾者们几乎不怎么有时间呆在禾田上拾田艾。也就是说,拾者们对拾田艾并不热衷,她们只是在量力而行拾够一年家用的田艾就可以停工了。但是现在在21世纪里,商品经济比较活跃,有些拾者拾田艾并不单纯只是为了家用,如有剩余还可拿到圩镇上去出售。据传说,这一两年,市面上新鲜的田艾可卖到十块钱一斤,而捣好的田艾面则卖好几十块一斤。因为有市场价值,所以部分拾者已经开始转变思路,只要有空余时间,她们在田艾时节都会呆在禾田上疯狂地拾田艾。而笔者通过自身的田野调查及作相关的数据分析,可感知事实上拾田艾是一件非常艰辛的活,付出很多,收获却很少。而目前市面上田艾的价格往往低于拾者所付出的劳动,这可能跟田艾文化在现时还没有完全的定型及认同有一定的关系。关于田艾文化的问题在下文再具体地论述,现在只是简略地作提及。
说完拾田艾的事儿,再来说说做田艾籺的那些事儿。事实上,拾田艾的目的就是为了做田艾籺,如果不做籺,田艾将无用武之地。在这里,可适当地解释一下“籺”的词义。“籺”的原义是米麦的碎屑,但是在这片河海交织平原上,因为不盛产小麦,所以麦的碎屑制作成的食物并不叫籺,例如面粉做的面包、馒头和饺子是从外地传入来的,就直称其名为面包、馒头和饺子,却不叫面包籺、馒头籺、饺子籺。而糥米、粘米、粟、红薯、木薯、芋头等本地盛产的作物,它们绞粉制作的食物才叫籺。例如有田艾籺、粉皮籺、松糕籺、芋头籺、簸箕仔籺、灰水籺、蛊粽籺、薯粉籺、木薯籺、籺儿、寿桃籺、红籺、屎膴籺等等。可以这样说,籺是该地区特有的一个名词,籺是一种食物。清楚了籺的定义后,就可以接着往下讨论田艾籺。
做田艾籺也分两种做法。一种是用新鲜田艾做籺,一种是用陈年田艾也就是田艾面做籺。
现在首先要说的是用新鲜田艾做籺。其过程可分成以下几个程序。
程序1、把新拾回来的田艾除净杂草和禾秸,接着用手指头顺着田艾茎把田艾叶捋出来。就这样一根根地捋,捋到手指头抽筋也得坚持捋下来,因为做新鲜田艾籺需要的田艾量是特别的多。把田艾叶捋好后,再用大刀把田艾叶捣碎,洗干净放进锅里熬。现在有高压锅,亦可用高压锅代替普通的锅。在熬田艾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褪几次水,要不田艾的味会特别的浓。熬田艾无论是用高压锅还是普通的锅,也必须得至少熬个一天一夜,其实熬个三天三夜也不为过。把田艾熬成糊状的样子就可以把田艾泡在水里备用。
程序2、泡米绞粉。做田艾籺的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