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黔城古城火灾

近十年黔城古城火灾

杂居杂文2025-03-27 09:50:09
“洪江市黔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现有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它是中国罕见、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一定要保住黔城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天灾人祸接连而
“洪江市黔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现有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它是中国罕见、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
“一定要保住黔城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天灾人祸接连而来,历史遗产恐怕不保。”
“历史遗产不可再生。”
——摘自2005年全国人大代表、民进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彭爱华语

黔城地处湘黔交汇之地,古城区面积56公顷。几千年来,历代名朝均在此设立县治,世居此地的侗、苗、瑶、汉等各族人员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古城内名胜古迹留存丰富,并很好地保存了原有城市格局和街巷体系。1999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曾到此进行历史街区调查,并于2001年至2002年为黔城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1月,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芙蓉楼和南正街古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被公布为省、市、镇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数十处,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色与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3年,黔城古城内最大最好的一栋窨子屋危泽甫宅(当时为黔城镇政府占用)被火烧毁后,由于电线老化后来又几次发生小火灾,古城随时面临毁灭的危险。
2004年2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组专程考察了黔城后说,像黔城这样街巷格局和整体风貌保存完好的古城,全国仅有两三座,应尽快将黔城申报列为国家名城以利于保护。且黔城原生态的古城风貌,一直是我省最大的天然影视拍摄基地,具有较高的可利用经济价值。
2005年,全国人大代表株洲代表团彭爱华等代表提出建议,呼吁对洪江市黔城这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抢救性保护。“洪江市黔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秀美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现有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它是中国罕见、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彭爱华代表说起黔城的美丽十分动情。“一定要保住黔城这座历史名城。”洪江市黔城是一座文化灿烂、风光秀美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多种原因,这座古城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2003年,古城内最大最好的一栋窖子屋危泽甫宅被火烧毁后,由于电线老化又发生了几次小火灾,古城随时面临毁灭危险。祸不单行,2004年洪灾漫堤入城,使河街沿线古建筑的楼板和古柜台损毁。江西会馆万寿宫大殿、戏台、侧殿屋顶垮塌。南正街两侧房屋也是大面积倾斜,随时都有倒垮的危险。城内多处围墙已开裂倾斜,行人只好绕道而走。另外,明代古建筑瑰宝王家大屋、明代木屋等两处也一直未采取保护性措施。彭爱华代表说:“历史遗产不可再生。”她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保护。由省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对黔城古城抢救性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并做出可行性维修方案。政府应列专项资金供黔城古城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三线下地”改造工程。上级有关部门应将黔城历史文化名城及洪江古商城都申报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就其保护和利用作出整体规划,纳入湖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大湘西开发重点项目,促使黔城与凤凰、张家界融为一片,交相辉映,使其成为湖南乃至全国最集中、最具典型特色的旅游景区,从而对拉动怀化、湘西一片的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005年9月18日,《红袖添香》文学网站网友发表《风流子·答问(步李雯《送春》韵》:“多少行旅际,人相问,何处是黔阳。/总笔落红笺,文言故事;激扬放逸,指点苍茫。/私心里,欲龙标享誉,使潕水新妆。/对照地图,撕心裂肺;比较时尚,荡气回肠。//芙蓉楼颓废,伤心处,自慰家住莲塘。/坍塌江西会馆,政府如盲。/忆官吏焚烧,危家毁灭;市民呼吁,铁树还香。/难述一腔愁怨,满腹凄凉。”并附注:芙蓉楼颓废:因洪江水电站的修建,沅江水位高涨。湮没了洪江市黔城芙蓉楼前的香炉岩、鸭婆岩等奇石以及芙蓉楼前的码头,使原来的景观遭到蚕食。重建於清朝道光十九年的芙蓉楼大门——塑有《王少伯送客图》壁画的“龙标胜迹”也奄奄一息,随时准备倒塌。坍塌江西会馆,政府如盲:前几天,修建於清朝中叶的江西会馆——万寿宫,旅游局想接管修缮,但是政府不同意。而且在房管局控制下,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终于在前几天坍塌了。而洪江市政府官员却装聋作哑,一任房管局将大门封锁,不日让记者拍照、采访。官吏焚烧,危家毁灭:前几年,作为黔城保留最完善的清朝、民国时期的私人公馆——危泽甫宅,在黔城镇政府的占据下,肆意破坏。后来,干脆被一个共产党官员将危泽甫宅一把火烧了。市民纷纷呼吁要求揪出罪犯,送上法庭,可是洪江市政府却暗箱操作,将此事不了了之。到现在,干脆将危泽甫宅废院的围墙也全部拆掉了。市民呼吁,铁树还香:在黔城龙标山上,原有建於宋朝熙宁年间的普明禅寺,被洪江市黔城镇政府招待所盘踞。普明禅寺内,现还保留有一座钟鼓楼,一株千年铁树。钟鼓楼被长期封锁,不让游客参观。铁树却被洪江市黔城镇政府招待所所长余凯私自偷去卖了,最后辗转卖到了上海,被拿去参观,收入颇为可观。黔城的市民纷纷要求政府惩治余凯,追回铁树。在市民的口头呼吁和用大字报的形式呼吁下,林业派出所才不得不出面追回了千年铁树。当时,还撰了一副对联,陈述了此事:
以金刀侍文章,以古物为儿戏,文章儿戏早消灭,谁来攻克刘克立;
将木棍压钩钓,将双溪作友情,钩钓友情常往回,你去摆平丁友平。
注:刘克立是洪江市的书记;丁友平是洪江市的市长。此为拆字联。以金刀侍文章为刘;以古物为儿戏是克;文章儿戏早消灭,暗含立(章—早消灭)。将木棍压钩钓是丁;将双溪作友情含友;钩钓友情常往回,暗含平(一往一回——扯平)。
2007年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王景慧率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考察组来到黔城古城。在副市长邓元武,省专家组及有关部门的陪同下对古城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组听取了省建设厅、省文物局、洪江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申报工作情况汇报,对古城区窨子屋群、名人故居、南正街、芙蓉楼、文庙遗址,钟鼓楼等各处进行了仔细考察。专家组认为,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积存丰厚,地理位置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