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烈士遗孤、年逾古稀的老作家任彦芳历时半个世纪的呕心沥血之作《血色家族》,采取了最传统也最新潮的口述史学手法,将民间史、风俗史、革命史和家族史融为一炉,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可以警醒今人、传之后世的力作,极具
烈士遗孤、年逾古稀的老作家任彦芳历时半个世纪的呕心沥血之作《血色家族》,采取了最传统也最新潮的口述史学手法,将民间史、
风俗史、革命史和家族史融为一炉,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可以警醒今人、传之后世的力作,极具教育意义和收藏价值。

民间史
历史历来可分为正史和野史(也可叫作官方史和民间史)两部分。正史多半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而野史多半是平民百姓(如今称为“草根”)的历史。笔者一贯主张只有把正史和野史交互参看,才可能得到历史的全貌。而当正史和野史在同一事件的记载上出现矛盾时,更应重视野史的记载,因为它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在《血色家族》的第一卷“燕赵石——爷爷讲的传说”里,作者通过爷爷和二爷爷的口,讲述了流传在中国北方拒马河流域的许多民间传说,诸如燕赵石、拒马河、斜眼井、英雄斩蛇等,特别是有关义和团失败原因的传说,颇具民间色彩。
二爷爷说,世上什么东西最可恶?就是这“金钱”二字!不论是谁,只要是一心想这二字,就全完了!说起来,义和团也完在这上头。
义和团和洋鬼子在天津八里桥打仗,开头,咱们凭着身上的气,硬往洋鬼子跟前冲,把洋鬼子的洋枪队都吓个屁滚尿流,都不敢出战了!他们一见咱们,吓得浑身哆嗦,洋枪放不响,放响也不往义和团身边飞,到咱这儿子弹都拐弯,你说这不是因为咱身上有气吗?
后来,鬼子用洋钱买通了官府的汉奸,要想办法破义和团的“气”。听说是一次宴会上,直隶总督招待张德成大师兄,总督问“义和团刀枪不入,洋枪也打不了,这是什么道理?”大师兄心眼少了一点,把直言告诉给总督:“这全凭气!使上气,团民挺胸腆肚,勇往直前,万不能低头猫腰,只要在洋枪子弹面前低头躲避,那子弹便会打在身上,没有气,也就中弹身亡了。”
谁知总督身边就有洋人的耳目奸细,早就把这些话告诉给洋鬼子头目了。
第二天,还是在八里桥会战洋鬼子。没想到,洋鬼子改变了打法。他们先占了大桥,并不向我们放枪。我们伏着气,往鬼子队伍冲。冲到跟前,只听哗啦啦响,白花花闪光,是鬼子向着义和团撒洋钱了!
好可恶的洋钱哪!鬼子的枪炮子弹没有打中义和团,这白花花的洋钱把义和团搅得眼花缭乱了!
有的义和团就低头捡……
张德成大师兄喊:“不要低头!不要低头!”
可是那哗啦啦响的洋钱,把大师兄的声音压得都听不见了。
见有人捡,没有事,你捡,我捡,他捡……都纷纷低头猫腰捡扔在地下的洋钱。大师兄张德成流着泪的喊声谁也听不见了。
就在人们低头往口袋里装钱的时候呀,洋鬼子向义和团开了洋枪。
义和团因为低头,那身上的仙气没有了,洋枪子弹便打中在义和团身上。尸体遍地,血流成河,这时才知中了鬼子的奸计,可也晚了。
看了这段讲述,但凡稍有些科学常识的人都会看出它的荒诞之处,但细想想又不无道理。一是认为义和团败于汉奸和洋鬼子的勾结;二是败于义和团贪图钱财的小农意识。还有两层意思故事中没有说明,那就是义和团没有认清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因为他们认为:“义和团是扶清灭洋,帮助大清国赶洋人”。也没有认识到所谓的“气”根本无法抵御洋枪洋炮的袭击。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所得到的启示丝毫不比从汗牛充栋的正史中得到的少,而且更生动,更深刻。

风俗史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风行于农耕时代的习俗和知识正在离我们远去,而《血色家族》中为我们保存了许多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第二卷“农家玉——妈妈说的往事”和附录中,作者通过妈妈的讲述和对二爷爷讲述的回忆,为我们详尽地描述了有关的民间信仰、习俗和农耕知识等。
比如有关种棉花的知识,妈妈回忆道:哥哥买来了棉籽,便烧开水,用温热的水泼了,就用小灰拌,拦上棉籽还要用手搓搓。一焐三天,才渐渐发出小芽芽来。俗话说:枣芽发,种棉花。一个坑里放三个籽儿。一堆三棵出全了,要拔去两棵,剩一棵壮的。苗全了,要一遍遍地整治:先“捋裤腿”,把棉棵下边的小叶全都捋去:棉花一分枝,就开始“掏耳髓”,把枝杈间声出的像耳朵里的耳髓似的小叶掐去;“劈疯杈”,把不结棉桃的枝杈劈去;一棵棉花够七八个棉桃就开始掐尖,“立了秋,一把揪”……
妈妈还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当地结婚的礼俗;第一步就是“换帖”,女的生辰八字给男家,男的生辰八字给女家。然后女方把写着男方生辰八字的红帖包上麦粒压在灶王爷像的香炉底下,三天之内没有打盆子摔碗,这门亲事就算成了。男方“过礼”定亲。女方准备嫁妆,要有掸瓶和镜子,取意“平平静静”。迎亲那天,男方送食盒,有两顶花轿,前头坐新郎,后头坐压轿的小孩,抱一个量粮食用的斗,上头糊着红纸,到了女方门口,用手指头把红纸捅个窟窿。在新娘上轿后,凡经过道口、井台、拐弯的地方,都要撒下红纸喜字。下轿后,新娘要迈过马鞍子,取意平安。拜完天地入洞房,让新娘吃豆腐,寓意有“福”;吃生饺子,寓意“生孩子”。女婿要“翻桌”——把吃的菜都翻个过儿。睡觉前,两个全圆人要为新人铺被褥,把七个红枣、八个栗子和一把花生放到炕席下,祝福“早立子”,男孩女孩“花着生”。闹洞房时,“娶媳妇三天没大小,大伯子也个摸摸脚。”洞房第一夜,不许闩门,小两口谁先说话,将来谁先死。过门第三天,娘家来接新娘回娘家,第四天送回婆家,叫“接三回四”。结了婚的妇女要“绞脸”,把鬓边少女的茸发绞去;还要把鬓角绞成方的,叫“开脸”。绞时要喊“疼”,寓意受丈夫疼爱。在没过一百天的时候,嫂子和新结婚的小姑子要隔着门帘互拜后才能见面,谁不拜谁早死。
二爷爷则既会看天气、种地、养牲口,还懂禁忌、懂风水。留下了“早看东,晚看西,晌看南,夜看北”等俗谚;留下了“麦收八、十、三场雨”等农事经验;留下了“前裆放下斗,后裆放下手”等相牛经;留下了“腊月二十三,灶王老爷上了天。好话多说,赖话紧瞒;到明年给我们多带银钱。饱草饱料,喂得马儿欢蹦乱跳,带着灶王爷灶王奶奶快跑,到天上给玉皇大帝报告”等祷词;留下了“门前一棵槐,银子到家来;门前一棵柳,银子往外走;门前一棵椿,临死都发昏”等说道,为研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