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作者:陆大夫时间:2024-11-13 10:39:42热度:0
导读:还记得初上网的时候,一次在聊天室,偶尔与人以对联为娱,其人上联曰:落花人独立,我犹豫了半晌,方得意的回答道:微雨燕双飞。事后,为此兴奋了好久,为自己能对上如此的“妙”句而兴奋,真是不由得连自己都佩服起
还记得初上网的时候,一次在聊天室,偶尔与人以对联为娱,其人上联曰:落花人独立,我犹豫了半晌,方得意的回答道:微雨燕双飞。事后,为此兴奋了好久,为自己能对上如此的“妙”句而兴奋,真是不由得连自己都佩服起自己来。从此,对这句便如中魔般着迷起来,甚至为此专门写过一篇说散文不像散文的文章,题目就是这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更是在自己写的诗中用过好多次,一直感觉很满意。虽然后来那些文字连自己都遗失了,但是这句“上下联”,却一直没能忘记。每次重读,总是会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情绪涌上心头,是淡淡的忧伤,还是莫名的哀愁,为什么会就那么挥之不去?
后来读老黄的《覆雨翻云》,又瞬间喜欢上了两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觉得全书洋洋洒洒数十万字,最出彩的也就这么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曾经的深深爱恋和如今的无限怅惘就在短短的两句中一览无余,明月还是那轮明月,而那片五彩的祥云又已归向何处?那轮明月,李白曾写过,苏轼曾写过,无数的文人骚客曾经无数次写过,更有甚者一首《春江花月夜》便成就了张若虚的“孤篇横绝,竟成大家”。而“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更是李白经典名句,应该便是“彩云”的出处。然而,“当时明月”依旧在,“彩云”可知归何处?洞庭湖前,浪翻云思念亡妻的情景从此成为心目中永恒的经典。虽然黄易的书,包括这部《覆雨翻云》,都谈不上喜欢。
从此,这两句和上两句一样,一直珍藏,一直喜欢。
直到有一天,读到宋晏几道《小山词》,才知道自己犯的错误是如此的可笑。估计各位读到我刚开始的文字会发笑的,说真的,我刚开始也是笑着读完这首词的,现在想想,还是好笑,能够把“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成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估计也会就我一个吧,怎么能不可笑呢!这应该算的上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了吧,呵呵!我笑!
笑完之后,才顾得上好好地读这首《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我最喜欢的几句,竟然出自同一首词,叫我怎能不喜欢,怎能不一次次诵读,直到千遍!
于是便对作者也产生了好奇,是一位什么样的才子才能写出如此打动心扉的诗句。《辞海》1989年版这样写道:晏几道(约1040-约1112):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黄庭坚评小山词说:“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上者高唐洛神之流,下者不减桃叶团扇。”又评价他有“四痴”::“仕官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甚至,当位高权重的苏轼去慕名拜访他的时候,这位已经日暮途穷的贵公子,依旧很倨傲地说:“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连苏轼这样当时的文坛领袖,都可以拒而不见,却和“苏门四学士”之一相交甚欢。读至这里,面对这样的人,怎能不痴!
于是便读了更多他的词,“从别后,忆相逢,几番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许多许多,都一样的喜欢,莫名的喜欢,然而最喜欢的还是这两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后人多拿清纳兰容若与他相比,却固执地不喜欢纳兰,也曾全部读过纳兰的词,更读过网上比较流行的安意如的评纳兰容若的书《当时只道是寻常》,总感觉没有小山的韵味悠长,那些悲辛的棹亡之词,真的,不喜欢。也特意把安意如的《人生只道是初见》里评价小山的文字读了一遍,写了很多,却感觉,依旧简单。
我所喜欢的小山,用再多的字来描述,都是简单。
细细微雨中,有燕双双飞,而我却在落花中独自而立,是什么回忆,会让我想起?是不是所有的回忆全都是你?可是在这落花缤纷的雨季里,如何才能与你相依?曾经的相逢依然历历在目,如今留下的却只有回忆,明月依旧,却已是物是人非,不由得一声叹息,不过是“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忽然想起《大话西游》里的一段经典:“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是否,也是这一片彩云?
是否当你我相逢,结局其实早已注定,只是我们都不愿猜这一个结局?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