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最近的一些青年作家似乎都处在转型的阶段。于是有了此前痞子蔡的《蝙蝠》,也有了现下蔡骏的《谋杀似水年华》。抛开转型是否成功的话题不谈,单单来谈下这本书吧。就我个人而言,一本书的好坏优劣只在于它是否能让我
最近的一些青年作家似乎都处在转型的阶段。于是有了此前痞子蔡的《蝙蝠》,也有了现下蔡骏的《谋杀似水年华》。抛开转型是否成功的话题不谈,单单来谈下这本书吧。
就我个人而言,一本书的好坏优劣只在于它是否能让我感动,是否能触及到我内心深处的一些记忆亦或是引起某种共鸣。当然,这在专业的文学分析上来说是绝对不够资格的。但作为读书又何尝不是想要寻求某一种感动和认可呢?就如同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的文章针砭时弊,引发那一代人的反思。所以,大之于社会,小之于个人,其实能感动就是好作品。
蔡骏的小说但从文艺角度来说并没有任何可圈可点的地方,他没有郭敬明的华丽辞藻,也没有安妮宝贝的纠结颓废。他的成功在于他对故事情节的设定和对大篇幅良好的驾驭能力,所以悬疑是他的成名之路。看过《荒村公寓》、《天机》还有《人间》的朋友相信大都是被蔡骏的设疑和释疑能力所折服。但这本书我之所以购买,却是因为它的名字。《谋杀似水年华》,不得不说这名字勾起了我的兴趣。
似乎扯远了一点。回头来看看这本书吧。花了三个晚上读完。悬疑小说情节的紧凑性和连贯性确实让人有欲罢不能的冲动。书的扉页上写着“读完这本书只需要一天,悲伤却要延续多年。”我不想说这是否有夸大其词的嫌疑,不过读完之后淡淡的悲伤却是从心底生出,莫可名状。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曾经曾经,到底是指的哪一段岁月。我们所谓的似水年华,到底又是代表着什么?我们从出生到懵懂到知事到深省,这段路需要多少年。在这段路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田小麦和秋收。十三岁的少男少女,第一次相遇。厌恶和嫌弃。但毕竟那只是孩时的心性。一场足球,一次谈天,都可以把所有的不好随风吹散。但你我之间始终存在那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你尝试过跳跃,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伤疤。
在田小麦十八岁那年,他们再次相遇。杂货铺的少年,有着渐渐成熟的气息和依然稚嫩的眼神。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时间。我欣赏田小麦的冲动和叛逆,这些疯狂的举动就如同十八岁的我,单纯而妄然。可是她忽略了现实。当她最后被所有人遗弃的时候,她依然不为所动,以为那就是她的全世界。可以不要高考,不要朋友,不畏惧所有人的指责。我只要好好爱你。十八岁的田小麦有着所有少年的叛逆和不羁。但当她父亲押着她塞进警车,当她高考之后看到那个空荡荡的杂货铺,她才明白,她们之间始终存在着那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喜欢十八岁的秋收,那个单纯害羞却又勇敢的少年。抱着吉他为心爱的女孩唱一首歌,一遍一遍,竭力嘶喊到沙哑。我送给你最深的思念,也送给你最无奈的离开。因为我知道,我们之间有着那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只要忘记曾经你就能自由”。于是田小麦失却了那一年的记忆。却又不断的追寻,不断的想起。十五年,原来所有的爱都在原地,不曾离开啊。但秋收却记得所有的承诺,于是有了“魔女区”,有了那次夜里机车少年的救护,有了十年阔别的重逢。
只是那些被现实打磨得伤痕累累的爱和思念,又如何能渡过这一条你我都不能逾越的鸿沟呢?田小麦和秋收最终是离散的结局。就如同十三岁的伤,十八岁的恨,还有二十八岁的无奈。
“人生是什么?就是人生下来,然后死掉。”这是二十八岁的秋收对这个世界不可言说的悲哀。
我再一次看着你从我身边离开,那是一段伸手就可以触摸的距离,却始终无法逾越。我们之间到底相隔着什么?我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去忘记,却又再次想起;我想用一生的时间去爱你,却又终于失去。我们在最青涩的时间相遇,在最美好的时间相爱,却又终于消失在彼此的世界,我甚至忘记你曾经存在过。到底是谁,夺走了我们的青春,谋杀了我们的似水年华。
合上书,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却无从回答。或许不是距离,不是现实,只是心底那敢而未敢,绝而未绝的爱和纠缠,于是两个十八岁的美好青春错过了十年,于是两个二十八岁的重逢欢愉或许又将错过一生。
如果当时的我可以决然勇敢,是否一切又都会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