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作者:愚俗时间:2024-11-12 05:01:45热度:0
导读:沈先生的《诗生活》我基本看完了,但还有没有完全领会其中的一些深意,不过就所阅读的作品来讲:首先沈先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善于发现身边真善美的观察者,且能运用灵动的笔触形象地反映生活中的一些事与物,
沈先生的《诗生活》我基本看完了,但还有没有完全领会其中的一些深意,不过就所阅读的作品来讲:首先沈先生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善于发现身边真善美的观察者,且能运用灵动的笔触形象地反映生活中的一些事与物,来抒发个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读起来朗朗上口者有之、抑扬顿挫者有之、静夜呓语者有之、默默玩味者有之,总之形式多样,语言灵活而趋于口语化、散文化的方式,使沈的诗歌如汪洋大海般,有一泻千里之势。
沈先生的诗歌给读者的感觉是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接近平民接近生活,靠近自然,贴近每一位喜爱诗歌朋友的心灵。李季曾说过:“诗是诗人对社会生活在他头脑中引起的激情的自然流露,每一行诗,都是心灵激动的记录。”赏读沈先生的诗作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不管是他的苗乡侗寨、岁月流金、乡村风物无不饱含作者细微的观察与实践,才有如此美妙的音符跳跃在我的视线以及脑海中。
现在就以沈先生的诗歌为基点,本人试着站在鉴赏者的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与学习。
一、诗歌的语言
一般诗歌的语言应该做到简洁、凝练、含蓄、具有跳跃自如的空间感,抓住某一个事物的片段,尽情挥洒,跨度很大、自然过渡的特征。如果这样硬性照着诗歌的路子来说,沈君诗歌的语言好像不够精炼,不够含蓄,甚至没有所谓的跳跃式极大的强烈性。其实不然,看待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有苏轼那种“横看成岭侧生峰,远近高度各不同。”的视角去对人对事对物做具体分析看待。
沈的诗歌虽然在语言上有散文诗的痕迹及口语话的倾向,正是这一不为特点的特点,却构成他本身诗歌巨大的魅力。魅力何在?他真切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生活的经历以及不同时代的重要性。譬如他的诗歌:《六一儿童节》“孩子你有没有看见我在太阳下低头/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孩子你看爸爸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每天要跑好几个来回/我的双脚将这个城市的道路磨起了老茧/……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自己爬到树上去掏鸟蛋/爸爸捧着一窝鸟蛋过“六一儿童节”/。我们不难从简短而朴实的几行文字里看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人内心的不同需求,其中大量的直接描写与铺垫都让同时代的读者产生一种过电的热感,他写出了同时代在农村长大孩子的心声,所以能产生共鸣的效应。如果单从几段平淡无奇的语言中发现悲天悯人、不着边际的大话、或者晦涩难懂的铿锵诗句,大气磅泼之势就错了。
读沈君的诗歌,首先你要发现一个秘密,他的诗歌一般是从小见大、以平凡见新奇、以朴实之语感深刻之含义。即使身边小小的事物都是他所写对象,就连我们麻木上下班乘坐的交通车他也能写出充满哲理且不得不让你心服口服的诗句来。摘几句如下:从火车站到博南新区/终点也是起点起点也是终点/不论你的一生坐了多少个站/不论你的一生看了多少风景/到了时候你必须下车/。如此意味深长的语言就是在如此口语化中从容地诞生了,使我不得不佩服沈君的作诗风格,平淡中见新奇!
二、诗歌的形象化
《礼乐记》曰:“节奏,谓或作或正,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读沈先生的诗歌感觉有股清新凉爽的快意,如轻云流水般畅快,节奏和谐,感情上有抑扬顿挫之美。特别是在乡土诗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就如“白水河是被童话过了的/风雨桥是被诗化了的/只有水自由自在/它从该来的地方来/它向该去的地方去/……岩石上的苔藓/房顶上的瓦片/山上割草的老人/赶牛犁田的汉子/水田插秧的妇女/楼上刺绣的姑娘/早晨上学的孩子……种种意象的生发在诗人直接白描的风景画中我们不仅读到了西江苗寨生机勃发安定祥和的一面,而且反映出新农村如今呈现出来的新气象,虽然是写实的现实主义,却从骨子里流露出浪漫情调的韵味,竟是读者读后有种向往之意,这应该是沈君诗歌又一魅力所在吧。
三、诗歌情感的象征意义
其实在鉴赏诗歌时,并不能单纯地区分一首诗中所饱含的某种诗歌元素,真正的一首好诗歌使各种诗歌元素的混合体。譬如在强化某种情感时就需要语序倒置来表达;而在表情达意的需要时而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而出现的反常搭配。严羽曾说:“诗者,吟咏性情也。”不仅要形象生动,还能由诗人的主观感受来形成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在沈先生的诗歌里也有体现,譬如他那首有些长的叙事诗《忠告布什》,不管是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段对布什的种种行为表示谴责与不满,语言是何等的犀利何等的现实!这也正是一个诗人所具备的条件。艾青曾说过:“诗与伪善是绝缘的,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这足以证明沈先生是一位至情至性的、敢于直面抨击社会上一切不平的事情,内心无形的责任感在平凡的生活中已渗透已体现。这就是作为一个诗人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
四、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在一首诗歌里面不外乎一些写作手段,譬如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等。这些沈先生的诗歌里也有体现,常常可以看到排山倒海的比喻及排比,虽然语言不是太洗练,不过口语运用的熟稔也值得读者学习借鉴。特别是以小见大、铺陈罗列,然后道出一个看似平凡而大家却忽略的哲性常理。在虚实结合方面感觉沈君的特点还不太突出,一般直接描述的多,虚的东西不太够味,某些诗句过于表达的直白,给读者没有留下回味的空间,当然这是一个诗人的风格问题,并不是任何诗句都像李商隐的那样阴柔、晦涩,让人捉摸不透。
因本人水平有限,只能用浅显粗粒的语言对沈成君先生诗歌做以上几点领会。不当之处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