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绿领巾”
作者:俯蹐时间:2024-11-11 19:33:27热度:0
导读:前不久,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部分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闹得沸沸扬扬。随后,此举被上级有关部门叫停,并收回全部“绿领巾”,还要求学校即刻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解释说明。教育部有关负责
前不久,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部分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闹得沸沸扬扬。随后,此举被上级有关部门叫停,并收回全部“绿领巾”,还要求学校即刻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解释说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有的评论家还尖锐指责“绿领巾”是很傻很邪恶的教育暴力,呼吁素质教育不能再简单地成为一句口号、一条标语,而应成为势在必行的教育大计,成为真正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言善策,还它本来面目。尽管社会骂声一片,事后冷静想想,我觉得“绿领巾”还是有其可爱之处的:
一是从小培养“等级观念”,便于长大后更好地融入社会。虽然我们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现实生活中却是有差别的。比如,民工挨一耳光与省部领导挨一耳光其法律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至于其他方面,比如官员和百姓、富人和穷人、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差别更是无处不在,即使同为罪犯,其待遇也是千差万别的。据报道:湖南有一座关押职务犯的监区,先后关押了数百名曾经的厅处级“官员”,设施待遇之优雅不亚于老年公寓。广东省看守所主要用来关押省级机关经济和职务犯罪在押人员,那里“不需从事任何形式的手工劳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读书读报看新闻,钻研英语和法律,更有甚者利用每日的报纸研究股票”(2011年10月18日《每周文摘》)。想想看,这与时常发生“躲猫猫死”、“喝水死”以及被同监狱犯人打死之类的普通监狱相比,反差是何等的鲜明!社会既然有这么多的不平等现象,不从小养成“良好”的“等级观念”,长大后如何适应得了?
二是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承受力,防止日后“抑郁”和“自杀”。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另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而自杀者中约有四成人不是冲动而是有病——抑郁症。在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之高已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差不无关系。有些人见别人升官了,便急得发跳;见别人发财了,便分外眼红;见别人买豪车、住豪宅、拥美人,便火烧火燎,浮躁的不行,这能不抑郁么?而承受能力的养成当然不是一日之功,非得从小抓起不可。因此,“绿领巾”无疑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红领巾”与“绿领巾”的对比,让孩子自小就知道地分东西南北,人分三六九等,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大可不必为种种不公平而烦恼、而抑郁,乃至自杀。心态平衡了,仇官、仇富情绪自然化为乌有,面对那些暴富者甚至可以洒脱地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
当然,“绿领巾”仅仅是“挫折教育”举措之一种,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不断探索和创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十四中就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他们让优等生穿上鲜艳的红校服,红校服背面还印有白色“包24中优秀生”的大字,下面还有“翔锐房地产”的字样,这既与普通学生的蓝色或白色校服区别开来,又为房地产商作了宣传广告,可谓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广东白云区惠丰小学组织13名“差生”到医院作智商等检测,虽然过于含蓄(仅有“贴标签”嫌疑),但其创新精神和良苦用心却是值得赞许的——鼓励他们申请“随班就读”。所谓“随班就读”则是教育部门针对听障、视障、智障等特殊儿童少年的一项帮扶政策,他们可占学校学位,但不占学校平均成绩。这种“随班就读”的“区别对待”,比“绿领巾”、“红校服”更具有“可操作性”,它不必冒太大风险,却能赢得“平均成绩”大幅提升的效果,校方智商之高,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