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以德治国”是这些年官方书面、口头经常提到的词汇之一。这个词通俗易懂,理解起来似乎并不难,简言之就是以道德来治理国家。然而“道德”不同于法律,这是个非常有弹性的东西。触犯了法律,会受到社会相应机关的经
“以德治国”是这些年官方书面、口头经常提到的词汇之一。这个词通俗易懂,理解起来似乎并不难,简言之就是以道德来治理国家。然而“道德”不同于法律,这是个非常有弹性的东西。触犯了法律,会受到社会相应机关的经济和身体处罚;而触犯了社会公德、基本道德,却仅仅只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来自自我心灵的压力——如果这个人脸皮够厚的话,“道德”二字对他只不过是一堵虚无的篱墙。

因为道德不能强制推诸社会,所以,“以德治国”的所谓“治”就显得有些绵软无力。适得其反的是,这样的“治”,也无非能治那些知德、守德的人,对无德之人,却是莫可奈何。无德之人将水不断搅浑,社会真有定力能做莲而不染者有几何?于是乎,我们看到当局尽力推行的“道德规范进万家”、文明创建等等道德兴民活动,似乎收效甚微,社会之风气依旧。

“以德治国”来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发轫于三皇五帝,兴于老庄孔孟。我们现在推行的以德治国是“下德”,即通过治理让社会民众有道德,从而达到天下大治。而古哲的本意却是要“上德”,即让为官的人先做道德的楷模,然后上行下效,达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伦语·为政》)的目的。

如何在社会上层推行“上德”?因为法纪难裁无德之人,单靠“治”只能是一句空话,必须推行一定的“尚德”的引导办法——即对有德者的激励措施。比如可以抄袭古人的“举孝廉”等任官制度,放开一些部门官员的任职门槛,由社会推举一些道德高尚者任之。让“守德”得到民众的向往与尊重。对无德之官员,一票否决。在社会上层先形成尊德、守德的风气。

昔者公孙重华(即虞舜帝)“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是谓“梨牛之子,駪且角”。父瞽叟及弟象两欲杀之,夺其财物妻室,舜反“事瞽叟爱弟弥谨”,“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舜年百岁而逝后又将其位让贤禹而不让子(以上所引所述均出自《史记》)……如此高尚贤能之人,怎不治出一个尚德文明的国家!无怪乎司马迁叹曰:天下明德自虞帝始。

有人说,以德治国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不如法治。不闻孔子说乎“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伦语·为政》)前半句就是说单以刑罚治国,民众会因法律的约束而不去做违法的事,但是会变得失去廉耻。因为民众会渐渐把法律与道德混淆在一起,认为只要不违法乱纪就是一个好公民。轻的比如公交车上不给老年人、孕妇让座;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离开等等,重的是失去民族气节、失去为人之精神,这就非常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