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究竟想唱给谁听
看到网络上歌星蔡国庆指摘港台歌星“没嗓子”的消息了,由于本人对这一类歌手总是不很满意,所以也想跟着说几句意见。80年代港台歌曲乍传入大陆的时候,很使我们耳目一新。那个时候我们还处于几乎都是大唱赞歌,或
看到网络上歌星蔡国庆指摘港台歌星“没嗓子”的消息了,由于本人对这一类歌手总是不很满意,所以也想跟着说几句意见。80年代港台歌曲乍传入大陆的时候,很使我们耳目一新。那个时候我们还处于几乎都是大唱赞歌,或革命歌曲的年代。而港台歌曲因为曲调很幽雅,歌词很委婉,配器很新颖,唱法也与我们的截然不同,而使我们喜爱,效仿。最早的那些校园歌曲几乎成了我们竟相传唱、抄录的宝贝了。如《外婆的澎湖湾》、《兰花草》、《橄榄树》,等等。
后来,也有我们的大陆的一些歌手开始模仿与翻唱港台歌星的歌曲。这无疑对中国流行音乐与通俗音乐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了。
听众与观众的欣赏水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了起来,从最开始的新鲜,欣喜,到后来的效仿,直至后来要求的不断提高等。对于歌手来说,应该是有点难度了。
记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老师说过一段相声。大意是一个年轻人很崇拜港台歌星,在听一个音乐会的时候,他看到那个歌星一上台,音箱里发出模模糊糊含混不清的声音就使劲地啪啪地鼓掌。别人便奇怪地看他,原来那歌星还没开始唱,那声音是麦克风出现毛病发出的奇怪的声响。
我们听一些港台或我们的歌手演唱,总是听不清楚他在唱什么,在唱给谁听。那声音模糊且模棱,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憋得额头上的青筋一根根突起,脖子也越来越红且粗,脸也涨到发紫且青,手里拿的麦克风如同举了千斤似的杠铃般不堪重负。但那嘴里却仿佛含了热豆腐,呜哩哇啦,哼哼唧唧的不知所云。若不是有字幕帮助,我们真不知道他唱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想,他们费那么大的劲,卖那么大的力,到底是唱给谁听呢?
还有一些歌手的表演也令观众与听众愈加生厌了,仿佛是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歌手之意不在歌的意味。您看:
男歌星奇装异服,头发或黄或白或紫或蓝,脸色或冷酷,或嬉笑。上得台来连蹦带跳,连喊带叫,一刻不消停,但就是听不清楚他在唱什么;
女歌星穿着暴露,前卫大胆,腰枝扭动,声音沙哑,也经常是蹿蹦跳跃,狂舞猛摇,与男歌星的相同之处是:搞不清楚她在唱什么。
所谓歌手,是以唱歌为职业的人,那首要的任务是给大家唱歌的,至于你的服饰如何,发型怎样,舞蹈好坏,长相丑俊等是在其次的。这些对于歌手来说,应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若歌唱不好,从头到尾让听众与观众不知所云,那么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成了喧宾夺主的杂耍儿了。
特喜欢听我们老一辈歌唱家的演唱,如郭兰英,马玉涛,王昆,柴旦卓玛,郭颂、姜嘉锵、李光羲等,他们有的年龄很大了,到了七、八十岁,但站在台上,一身的庄重,仍然是字正腔圆,底气十足,吐字清楚,一板一眼,举手投足之间可见其雄厚的艺术功底,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因为他们知道身上的责任,明白自己的任务,对每一个字,每一段词,每一个音符都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生怕因自己的点滴失误影响了观众的欣赏。听他们的演唱,即使没有字幕,我们也能清晰的听出他们在唱什么,说什么,在给谁唱,那确是真正的艺术享受,听众与观众会深深地陶醉在他们的歌声里,并从歌声里受到启迪,得到感染。
现在这样的从艺精神怕是少见了,现在的所谓歌星者,只要唱红一两个曲子,再加上有人捧一捧,有公司包装一番,于是就“窜红”大江南北,“唱响”五湖四海了。但他们之中又有几个人确有那艺术的功底呢?
靠模仿,靠急功近利培育出来的歌星,只能是唱着含混不清,呜哩哇啦,哼哼唧唧的无病呻吟的小调儿,无论他多么“红”,多么“紫”,多么“酷”,对真正的艺术来说也是亵渎与损害。
因此,正在当着歌星的,和将要成为歌星的人们,请扎实你的基本功,夯实你的艺术功底,并且心里始终想着:你的歌是唱给谁听的。(4月7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央视直播救灾新闻界的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