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住“三躁风”,才能开出“人文花”
作者:卧床不起时间:2024-11-13 04:51:32热度:0
导读:出现在官场、商场、学场,流行一股三躁风:急躁、浮躁、暴躁。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思想、认识等方面的不足或误区。如果三躁风综合征渗透进来,文化产业一定走歪路:歪曲我们的传统文化,动摇
出现在官场、商场、学场,流行一股三躁风:急躁、浮躁、暴躁。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思想、认识等方面的不足或误区。如果三躁风综合征渗透进来,文化产业一定走歪路:歪曲我们的传统文化,动摇文化信念,误导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造成不良的文化影响和结果。(人民日报》01月18日)。
这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说的一席话。笔者认为:丹增副主席的这番话说得非常好,不仅说出了中国社会“三躁风”的现实,更说出了说出了“三躁风”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给文化产业带来的隐忧。
不容置疑,现在的中国,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也无论是学场、还是职场,那种静下心来做事,潜下心来钻研,沉下心来创造的现象,已经成为难得一见的奇景了。人们都是忙忙碌碌,都是急急赶赶,万紫千红不愿看,“秋花红艳无心赏”。但都是为名忙、为利忙。大家都恨不能一夜成名,一天暴富。恨不得能够撒豆成兵,恨不得天上往口里掉馅饼。都希望走路能捡到金子,都希望挥一挥衣袖就世界成名。所以,都不愿意扎扎实实地做事,不愿意勤勤恳恳工作,不愿意本本分分为人。都只讲究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惊慕花儿现时的明艳,不欣赏花儿奋斗的泪泉。是什么方式出名快就采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赚钱多就利用什么方法。官员们不愿意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不惜劳民伤财也要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商人不愿意勤劳致富,守法赚钱,掺杂使假,以劣充优,坑蒙拐骗,谋财害命屡见不鲜。学人不愿意坐上十年冷板凳,不愿意研究真学问,复制粘贴、抄抄剪剪,拼拼凑凑,假论文、假学术、假学位层出不穷。至于那些一脱成名,用下半身写作,或是干脆出卖肉体、出卖灵魂以获利的事更是多得数不胜数!这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虚假的味道,一股糜烂的气息,一股不信任的情绪,一股怀疑一切的风气。
而从根本上来说,除了极个别、极偶然的因素外,所有的成功都应该是来自于不懈奋斗,都来自于不辍的探索,都来自于不停的钻研。正象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科学的大道上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的,只有不畏劳苦艰险、沿着陡峭崎岖的山路努力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那种抄近路,走捷径的做法除了让人心情变得浮躁,性子变得急躁,脾气变得暴躁外,除了得到一时的快感、一时的满足外,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功,也不可能有长久的快乐的。
文化是滋润人心灵、是塑造人性格、孕育人价值观的东西,看起来它是无形的,但是,它对社会意识、社会心态、社会价值都起着不可估量的、有形的作用。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应该是坚守底线,要沉得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做,切切实实的干。如果没有一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信仰的心,没有一种吃得了苦头、盯得住长远的劲头,就不可能把得住操守,守得住灵魂。就会急功近利,就会金钱第一,就会把糟粕当精华,把精华变糟粕。
假古迹盛行,伪民俗遍地,神话人物个个争,虚拟故事人人抢。真文物被废弃,真古迹被损毁,真民俗被抛弃,就是这种心态下,这种观众下的结果。本来应该是验人们的灵魂以营养,以社会以精神的文化产品,结果却成了给灵魂以毒化,给社会以误导的文化鸦片。因此,丹增副主席的这个提醒和警告应该让人深思,并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切实把握,自觉抵御住“三躁风”,让文化产业不仅结出丰硕的经济之果,也开出娇艳的人文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