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这个人
作者:衫袖时间:2024-11-13 13:40:21热度:0
导读:说实话,一直以来虽然各种媒体对余秋雨褒贬不—,但我对其人其作品其学识,一直是十分钦佩的。他的《文化苦旅》以其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文情并茂、抒情与议论交融的写作风格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
说实话,一直以来虽然各种媒体对余秋雨褒贬不—,但我对其人其作品其学识,一直是十分钦佩的。他的《文化苦旅》以其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文情并茂、抒情与议论交融的写作风格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但近一段时间,关于余秋雨“捐款门”事件披露以来,我深感此君性格太张扬,行事太缺诚信,而且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弄得自己十分尴尬。
余秋雨这个人太爱钻营了,从成名之初即因文革中那段钻营的历史争议不断,成为当今文化人圈中是非最多的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即出现了揭露余秋雨的声音。2000年4月《文学报》发表《正视历史轻装前进——读〈余秋雨的一封公开信〉》,正式揭发余秋雨在文革中曾作为姚文元写作班子“石一歌”成员是“文革余孽”的种种事实,要求余秋雨忏悔。后来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作过辩解,但因事实前后矛盾而至今存疑。
余秋雨这个人太爱虚荣了。以16岁年龄之差和美女马兰二婚,本是自己的私生活,但偏偏要在报上炫耀,并在某晚报上以《如何对付16岁的年龄差?》为题接受采访并长篇报道,引出了关于和前妻李红的13年婚姻史和与马兰那段虽浪漫但也不太光彩的恋爱史。李红1979年和余秋雨结婚,1984年生下女儿,1992年7月和余秋雨离婚。当年余秋雨在前妻李红的关照下,屈居在老丈母娘的几平方米的小屋里,苦心明智地写那本《文化苦旅》。那时候,大概除了上海有几个人能知道他在那个年代里的精彩表演,全国人民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余秋雨是个什么人。李红这个当初美丽善良贤惠的女人牺牲了自己的事业,让余秋雨在文坛上一步步出了头角。就是这样,余秋雨靠着女人稚嫩的肩膀,终于有了他梦寐以求的地位。当年,马兰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恰遇男友因车祸亡故,余秋雨作为领导处理此事,因见马兰貌美且小他十六岁,于是隐瞒其有妇之夫的身份,向马兰发起进攻。余秋雨出名了,完全不需要李红这个在艰难困苦里扶植他成功的女人了,身为学者的他完全没有摆脱市侩男人那俗的不可再俗的方法,在一个未婚女人面前述说自己妻子的不是,把自己婚外出轨描写的天衣无缝。最后的结果如众所周知:一个“才子佳人”的新型婚姻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了。而余秋雨的伪君子嘴睑也初露端倪。你说这不是自己毁誉自己吗!
余秋雨太爱吹嘘了。本来多次出席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担任现场点评,是件好事,但余秋雨在点评中,信口开河,自我标榜,加之言多必失,频频出错,以至引起若干非议。至今网上流传有《余秋雨经典冷笑话》凡五十多条,成为网上笑料。你说这是何苦?
余秋雨太爱张扬了。2008年6月5日,余秋雨在个人博客中发表日志《含泪劝告请愿灾民》,文中“含泪劝告”灾民莫要为低劣的豆腐渣建筑质量上访,要“识大体、明大理”,以免被“反华媒体”利用,被“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利用。在文章发表之后,“含泪劝告”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余秋雨虚情假意的言辞成了网上众人调侃挞伐的目标。2009年6月编辑萧夏林指控余秋雨自称向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一事为子虚乌有,要求余提供捐款证明,余不予正面回应,反而指斥“古余萧沙”为首的“咬余专业户”败坏其名节。如今余秋雨陷入“诈捐苦旅”已是不争的事实。你看这事弄的,甚至连易中天、王朔等名家也对余秋雨穷追不舍,一心要弄个所以然,足见形势己对其大为不利。
按说余秋雨也算个精明人,怎么一碰到大是大非,就如此“拎不清”了呢?他是太轻视公众智商了,从来没把公众舆论看作是一个真正的法庭。捐了就说捐了,没捐就说没捐,准备捐就说准备捐,非常容易说清楚的几句话,没必要老是和媒体拽文摆谱。拽来拽去,声誉受损的还是你余秋雨。与其如此,不如爽快点拿出现金交到某家慈善机构,开张发票,也能让这出滑稽剧早点落幕,节省一点公共资源。“秋雨图书馆”即使建起来了,因有“逼捐”事实在前,终会沦为一个笑谈。
说句心里话,事到如今,我对余秋雨是否诈捐已经毫无兴趣。对余秋雨的处境多少有点同情,说到底余秋雨还是个才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只要改了就好了!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手下、口下、笔下留情,给余秋雨一个认错、改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