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作坊
作者:中斋时间:2024-11-13 07:06:36热度:0
导读:如果能用诗意的笔墨,来构建一精神的田园。那么,田园的主人无疑是幸福的农民。他以笔为锄头,用汗水灌溉田园。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五谷杂粮。这些五谷杂粮,颗粒饱满,色香味俱全,尤其乡土气息浓郁。是
如果能用诗意的笔墨,来构建一精神的田园。那么,田园的主人无疑是幸福的农民。他以笔为锄头,用汗水灌溉田园。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五谷杂粮。这些五谷杂粮,颗粒饱满,色香味俱全,尤其乡土气息浓郁。是最精美的精神佳宴,邂逅,可观,可品,可爱不释手,回味留恋……
如果要做一幸福的农民,乡村土地的主人。他必须生于斯,长于斯。对土地和乡村,有数不清的眷恋。他精神的后花园是以乡村为背景的广袤田园。雄鹰离开苍天,就没有华丽的舞台;鲤鱼离开一泓碧水,就无法做自由的呼吸,继续欢快的舞蹈。一个诗人,若没有灵魂栖息的绿洲,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灵感就会枯竭。想象力就和断翅的小鸟一样,迷茫和困惑。
诗兄王建民,是我最近才认识的有灵气的诗人。在他的文字中呼吸,似聆听一个诗人心灵的独唱;在他情感的洪流中捕捉浪花,一朵、一朵,晶莹璀璨;他精神的堤坝是牢固的乡村,他睡在乡村的月光下,轻吟浅唱。著名诗人海子的精神载体是麦子,他赋予麦子各种鲜活的意象和生命力。而诗兄王建民,是以乡村为画布,他用如椽的巨笔,画乡村的各种风景。在春熙中,回忆母爱和亲情;在温暖的乡音中,唤醒美好的情愫。他的诗歌,以情动人。“诗坛泰斗”和“诗歌评论第一人”的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谢冕,认为诗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能让他人产生共鸣,就是能让人“感动”的诗,乃成功的艺术作品。
他是一个孝子,在唱给父亲的心声中,注入了很深的感情。如那首《父亲,父亲》,读后非常感人,催人泪下。
“举着农具和大地交谈一生的父亲/把沧桑刻满手掌的父亲/踏遍荒山和冬天寻宝的父亲/把苦难和辛酸写成歌词的父亲/在2009年7月17日的深夜/摔倒在时间的钟摆上突然失语/如同落难的青石/静躺于大地的病床/寂寞如水/不曾发出一丝的呻吟”
这一节读毕,我眼泪已经在眼眶打转。我父亲也是一个地道的农民,饱经沧桑,去年也是患脑溢血去世的,也是这个症状。所以诗歌描述的意象,在我心目中是一幅画,可以触摸的画面,生动和立体的形象。“举着农具和大地交谈一生的父亲”,一语勾勒了父亲与土地深厚的感情,也写活了父亲的生命史。比拟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很形象。“把沧桑刻满手掌”一句写父亲吃苦耐劳,艰辛的一生。“刻满”,这个词语用得特别精确。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样传神,栩栩如生。“把苦难和辛酸写成歌词的父亲”这句描绘了父亲的坚强和乐观,生命的顽强和韧性。生命如歌,歌唱人生。后五句描绘父亲生病后的症状,采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老人患脑血管病后,偏瘫无语的症状。前边是粗线条勾勒父亲的生命史和历程,是大画面,后边切入小镜头,是焦点。触景生情,让人伤悲!这一节是诗的外核。
“父亲,父亲/你可听到五谷拔节的声音/你刚性的白发从不长柔软的泪水/你手扶七月/浇灌的季节落英缤纷/落英缤纷的季节啊在你弓背的脊背/像夜空一样的博大/深邃/熠熠生辉/父亲,你一生向着河流的方向/追赶道路,追赶村庄/阳光下你站立成大地的仆人/像牛羊一样忠诚/像小草一样谦卑/而病榻之边/你依然用最后的力气/召唤瘫痪的右手挺起精神的锄头/把全身的力气凝聚成岁月的一枚金币/掷向灵魂的大地/终尽一生/闪闪发亮”
这一节是全诗的精华,是诗的内核。诗人的情感如潮水一样涌起,在病床边,看着父亲受疾病的折磨,内心如大海一样翻腾。他有无数话,要对父亲说,可是父亲已经失语。只能用眼神和心灵交流,依靠父子之间的默契来感应。我也陪过病危的父亲,那种感觉无欲言表,痛断肝肠。这一节诗人直抒胸臆,和父亲心灵对话。很温情,也很伤感。每一句都是含泪的倾诉。回忆父亲的刚强,用“刚性的白发从不长柔软的泪水”形容。一个曾经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大伯形象再一次映入眼帘,让人肃然起敬。“父亲,你一生向着河流的方向”,写出父亲的韧性,生命如河流一样,百折不挠,向远方出发。“追赶道路,追赶村庄/阳光下你站立成大地的仆人/像牛羊一样忠诚/像小草一样谦卑/”这几句写父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黄土地里成年累月的耕作。对土地一往情深,如绿叶对根的情谊,是朴素的,也是恒久的情感。“而病榻之边/你依然用最后的力气/召唤瘫痪的右手挺起精神的锄头/把全身的力气凝聚成岁月的一枚金币/掷向灵魂的大地/终尽一生/闪闪发亮”最后几句诗是病中父亲的顽强与疾病抗争,诗人的悲愤和伤感到极点。爱之切,痛之深。
优秀的诗歌,是读后能给人带来心灵震撼的作品。能拨动心灵的琴弦,奏出美妙的乐章。有永恒的生命力,耐品,耐回味。诗兄王建民的《父亲,父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反复吟诵,能让我们感悟亲情,在泪眼婆娑中,体会孝心无疆,真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