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自然界中,一朵花开,便有意义。纸上花开亦然。纸上花开,借助了纸泥和笔树,将情感和思想,以及在心中凝华或蒸腾了的感受和体悟,以文字的形式绽放出来。只要内心真诚,无论肥瘠圆扁,都是美好的。一首诗歌,一篇散
自然界中,一朵花开,便有意义。纸上花开亦然。
纸上花开,借助了纸泥和笔树,将情感和思想,以及在心中凝华或蒸腾了的感受和体悟,以文字的形式绽放出来。只要内心真诚,无论肥瘠圆扁,都是美好的。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乃至一部煌煌小说,从某个角度说,都是一枝花。所有来自世界和生命的消息,都可以寄托在这一枝经验的花上。英国诗人布莱克说:天堂的消息在一朵花上,将无限写于你的掌中。可见自然的花,都是相对完整的生命个体;而每一篇文章,也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价值体系。
喜欢真实的花。草本的,藤本的,木本的;山间的,路边的,水里的。虽然姿态不同,却都很喜欢。喜欢它们的颜色,气息,精神,还有声音。花有声音。据说花朵在刚绽放的刹那,是可以听见声音的。但我所说的并非指此。花的声音更多时候是听不到的,而是用眼睛能看到的。那挺立或簇立的,绽放得那么醒目,那么热闹。花是有智慧的,它借助颜色表达自己的声音。那一枝枝沾满露水的花,无论在手中,瓶中,还是在泥土里,都是“现在”的花。然而,它们可以与一段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想象有关。可以是雪白的,怀旧的;也可以是水红的,新发的。感觉上可以是凉的,也可以是暖的,或是凉暖参半的。给予我们静静的感动。
更喜欢纸上的花。绘画的,文字的。脱离原始的物质形态,以艺术的形式显现。更美观,更抽象,更永恒。跟真实的花相比,距离世界遐远,而与生命迩近。我认为,艺术是属于社会的,群体的;更属于生命的,个体的。用这种观点理论来察看艺术家,就很容易理解许多艺术家乖张的举动。艺术关注的是“似”,而非“是”;是“类”,而非“所有”。艺术可以用来陶冶和交流,很少用来告诫和斥责。“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于热闹”。纸上的景象亦如此。郑板桥曾说,手中之竹,并非纸上之竹。同样,纸上之花不同于自然之花。艺术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再现,而在于表现。因为高尚的艺术作品的产生从来不是被动的,而是生发的。艺术不直接产生于理想或现实,而产生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里。
花有花姿,纸有纸德。贾平凹曾说:笔是孤竹。竹是站立的,需要表现。承载竹子的是泥土。泥土是厚朴的。它大道若讷,大方无隅,厚德而载物。和泥土一样,纸的至德不是炫耀,而是容纳和奉献。雪白的纸页,是一切容器和载体的精魂。既盛放文字,也盛放情感和思想。所以,我极讨厌某些作家或作者说:我是一个码堆文字的人。写作者留在纸上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文字间的空白。或者说,那些文字一经链接,其意义不是简单的相加,而以乘法在进行。而在表现技巧上,则要尽可能的用减法。因为这样,纸上之花,才会脱离矫情和作秀,更加贴近真实和自然。
读苏轼的《题惠崇春江晚景》,感受很美,眼前有花,有话,有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惠崇的画前,苏轼的情感融而不隔。他觉得能动的,不能动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呈现不同的生命形态,朝着自己涌来。苏轼将自己的感受写在画的空白处,也把这首诗留在读者更为广阔的心理空白处。纸上流传的,是一枝永不褪色的花。而我们读着这些作品时,需要的是比花更宽阔的知识,比纸更平整的心情。
纸上看花,要看花的眼力和心境。纸上开花,要开花的智慧和心力。作为一个笔耕者,就是要在纸上多留下花样的美丽。为了看花者,也为了花本身,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多开花,开好花,向人展示我内心的风景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