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蒋依

我的妹妹蒋依

麻豆腐散文2025-02-02 08:16:43
2008年4月,我来武汉不久,还没有找到工作,租下房子后便在街上闲逛。我左看一下,右看一下,希望能找到使眼前一亮的希望。亚贸广场的武珞路上人流量很大,摆摊的发单的,令人目不睱接。一个女孩递给了我一张传
2008年4月,我来武汉不久,还没有找到工作,租下房子后便在街上闲逛。我左看一下,右看一下,希望能找到使眼前一亮的希望。亚贸广场的武珞路上人流量很大,摆摊的发单的,令人目不睱接。
一个女孩递给了我一张传单,“了解一下吧,谢谢!”,她说。我接过来一看,是一张招聘的纸条。女孩名叫蒋依,上面留有她的电话。于是我和她攀谈了起来,告诉她我也姓蒋,正在找工作。因为是同姓,她就称我为大哥。她经常给我打电话,联系我去听课。但我一直也没有时间和她一起去听关于营养减肥的直销课程。因为她一会儿在丁字桥,一会儿又在汉口,极不固定。而且我经济上也很紧张,不愿花车费的钱。
就这样,这个事情被淡忘了,此后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直到有一天,我在亚贸广场看到了一个发单的女孩,明亮的大眼睛,秀发垂肩,我一怔:你是?蒋依!她也很兴奋的说:你是——蒋成——大哥!
蒋依在一家信息公司上班,做会计,偶尔出来发单。后来我就经常在亚贸桥下见到她。有一次我和杨仕义一起从桥下经过,她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原来她和杨仕义也认识。再后来,她下了班就来亚贸找我们玩儿。小鸟依人般的把我当作大哥。不过,她和杨仕义关系似乎更好一些,因为杨仕义帮她分析一些事情,总是很令她开心。
蒋依的公司不景气,她从汉口公司调到了街道口。蒋依决定辞职做生意,她找我们商量卖馄饨行不行,我说好啊,调馅、擀皮、包饺子,我全会!蒋依很兴奋,说那我们就叫“蒋氏馄饨馆”吧,我们说行!
找房子找得很辛苦,找了好多门面都不理想,不是太贵就是太偏。蒋依决定做手机贴膜,她在光谷租了一个柜台,并且认胡义为师。有意思的是,柜台生意极少,而地摊生意却多,害得我妹妹蒋依每个月用地摊生意养柜台,白白流走六百多块钱的银子。
有一天中午,蒋依和我正说话,冷不防被城管队员抢了东西,我上去和他们理论,但毫无效果……其实城管队员也是老百姓出身,大家生活都不容易,相煎何必太急?
摆地摊就要学会和城管队员捉迷藏,打游击,这是一个连城管都默认的潜规则,再就是送礼或托人说情,城管队员便手下有了分寸。比如,我发单时遇上情况只要说“我们经理是姚队的表妹”便相安无事了。
蒋依依旧贴膜,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我们也时常在一起聚会。眼看圣诞节要到了,蒋依提议我们一起去卖圣诞礼品。我、蒋依、杨仕义、马斌、胡义,四个人从汉正街批了一大堆的货:圣诞帽、荧光棒、小烟花、彩喷,下午便在街道口叫卖。但生意并不乐观,到了晚上人流大增,蒋依指挥着我们一直做到零晨两点,终于卖完了,我们吃了一餐夜宵馄饨后分红,每人得33元,然后回家睡觉。平安夜疲劳、兴奋。
蒋依不但漂亮、聪明、大方、开朗,而且她很会与人相处,男孩子女孩子们都喜欢她,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小女孩。她也愿意帮助别人,她介绍一个女孩做巧克力生意,还帮她打通了進货渠道。
蒋依决定尝试做化妆品生意,我们从一个朋友那里進了一大批上海货,她很兴奋的做好了广告牌。她和杨仕义做了两天,见无人问津,只好收兵。看来,人们还是迷信名牌,哪怕是仿冒的都行,对没名气的真货,质量再好也不买帐。人们多傻啊!
蒋依只好再去贴膜。春节将近,我也要回家了,蒋依送给我们几个好朋友每人一顶新帽子。
后来蒋依找到了一个工作,给人家卖年货,据说每天都很累。这时,我已经离开了武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