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心情江湖行
作者:无形资产时间:2024-11-17 16:30:09热度:0
导读:纵棹园,位于宝应县中心,叶挺路与安宜路的交汇处。路的对面,是宝应县实验初中。这所中学是解放后的宝应中学。这里,有我的美好回忆。当年学校里的那座每天下课后攀爬的小亭子,现在成了公园的一景,剪淞亭。剪淞亭
纵棹园,位于宝应县中心,叶挺路与安宜路的交汇处。路的对面,是宝应县实验初中。这所中学是解放后的宝应中学。这里,有我的美好回忆。当年学校里的那座每天下课后攀爬的小亭子,现在成了公园的一景,剪淞亭。
剪淞亭,剪淞閣,非常有个性的名字。第一眼看到如此的名字,我想到的是琼瑶小说里的歌词:“在澈澈清寒剪剪风里,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那么,游玩纵棹园,就从这里开始吧。
纵棹园,名字能看出主人的心情。纵情水上,泛舟江湖,何等畅意的人生?但是对于中国的儒者来说,这样的选择多少有一点不甘,有一点心痛。纵棹园的主人名叫乔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翰林院侍读。估计此君个性比较耿直,官场上又怎能容得下这样的君子?他被罢官了。郁郁不得志是读书人的遗憾。乔莱回到家乡,在旧园林址上,建设了这个纵棹园。这里最初以荷取胜。想来当年的文人墨客没少写下那年那月的“荷塘月色”。
进门处的一对石狮子,有点年头,乃是明朝的遗物。它们的特点是清秀,与明代的建筑、工艺品一样。其中一只石狮子少了一只前爪。据说这对泰山殿的狮子,总是去偷吃一个豆腐坊老板家的豆腐脑。有一天被主人用铁棍打断了一只前爪。第二天早上豆腐坊老板去寻找,方知道事情的原委。如今公园门口睁着警惕眼睛的两只狮中,有一只脚依然没有修复。
游客中心是一个类似客家土楼的建筑群。五座连在一起的高大建筑,形成了一个等边五角形。顶上的圆圆天空,表现着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每一座建筑的门楼上,都有精美的砖雕。传统中国雕刻的吉祥内容,这里都有。顺便说一声,纵棹园的雕刻,是大大的看点。在这座园子里,随处可以看到木雕、石雕和砖雕等不同风格的雕刻。那一道有着石舫的长廊里,这样那样的雕刻,形成了一种厚重繁重的视觉冲击。栏杆上的鱼化龙,一对连着一对。
鱼化龙,从鱼成龙的终究是少数。正是因为少,才难能可贵。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也因此在中国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鱼化龙雕刻,一直绵延了一座木制仿竹小桥另一边的“竹深荷净堂”。这是一个有着满满佛的味道的名字。坐在那里,深深吸一口气,荷香扑面,清风怡人,诵不诵读“阿弥陀佛”无所谓,心中有即可。而鱼化龙的雕刻,多少冲淡了佛的蕴意,有了些世俗的凡心。
纵棹园最典型的鱼化龙石刻,是南门的四根大石柱。石柱主题,便是成了龙的鱼。四根石柱又构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框。成了龙以后,便有了需要遵守的规矩和端方的品质。要我这没什么追求的人来说,做鱼就挺好,做龙太累了。自由自在的个性还能保吗?当年的乔莱不知道离开官场后的真正感觉是好还是坏?他以纵棹为自家园子命名,假如发乎于心,可不是真的享受到做人的乐趣?
纵棹园的镇园之宝是那对石狮子。最有名却是一座名叫八宝亭的亭子。当年的一个尼姑,在安史之乱的战乱时期,给唐肃宗进献了八大宝贝。安史之乱平定以后,肃宗认为尼姑的捐献有莫大的功劳,特特将原名安宜的尼姑清修之地,改名为宝应,同时改年号为宝应。“得宝瑞应”,宝应就这样活了下来,一直活到今天。
八宝亭是后来修复,从原来的县南街得宝河畔,于一九八三年迁到纵棹园。纵棹园开始复建也是八三年。八宝亭上的“八宝亭”三个字提额,是著名大师赵朴初题写。现在,我们看不出这座亭子曾经有过怎样的荣光,在唐朝,可是给大唐王朝带来好运的标志。
移建、修建、复建等,小小的纵棹园,包含了诸多不同寻常的建筑工艺。我们走马观花看一遍,在瑟瑟冷风中招手再见!不能相濡以沫,就相忘于江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