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赤水河

行走赤水河

赴度散文2025-01-30 23:54:17
我生长在赤水河边的茅台镇,从十几岁起就向往徒步赤水河,去感受它的神秘,领略它雄奇的山水风光,但都一直停留于空想,志高行短。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我才从茅台到下游的二郎、土城分别走过一次,
我生长在赤水河边的茅台镇,从十几岁起就向往徒步赤水河,去感受它的神秘,领略它雄奇的山水风光,但都一直停留于空想,志高行短。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我才从茅台到下游的二郎、土城分别走过一次,那时沿河往下还没有公路,从合马以下到二郎都是深山峡谷,人烟稀少,虽有古盐道,沿途也有马桑、二郎古镇和沙滩等两三个村落,但因时代的变迁,沿河而行的人极少。沿途都是深山、峡谷、密林、陡崖、忽上忽下的古道和河水轰然作响的险滩急流,极少碰到行人。虽然领略了雄奇的峡谷风光,但也同时领略了孤独和恐惧,尤其是那时的蜈蚣崖一段峡谷,更是阴森恐怖、摄人心魄!此外那时的马桑、二郎、太平渡、土城等古镇还不象现在这样被现代房屋包围、分割(当然住房的改善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而是完全的木板房,古色古香,清一色的古房屋、吊脚楼和石板街,二郎和太平渡的石板街依山拾级而上,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八十年代末期后,从茅台沿河而下陆续修了公路,一直通到了赤水,我因故也多次乘车沿河而下直到赤水,除赤水到合江一小段外,我几乎通览了赤水河下游风光,对赤水河下游风光山水形貌已基本了然于心。
然而不知是上帝对赤水河茅台上游的刻意保护还是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的缘故,茅台上游一直处于未开发的处子之地,不通公路,山高谷深,人烟稀少,原始神秘。许多人都想一探它的究竟,看一看它的原始风貌和神秘,但都因山高路险、跋涉艰难而却步!只有打鱼人和过去拉船的人(通航只能到达马蹄滩)才到过上游约一半即赤水河镇一带的地方!
约五年前,我终于在“忍无可忍”之下,和另一志同道合的同伴国华兄相邀徒步上游。虽然可以花钱雇鱼船上朔一二百里,但我们觉得步行既能锻炼体能和意志,又能看得更多,体会更深!所以我们决定步行。但那次因时间有限,只走到了湾潭那个地方就坐车回来了。那时我就决心找机会再走一次,走到源头!
今年,国庆假加上年休假,我有足够的时间,又是徒步旅行的金秋时节,于是我又和另一志趣相投者山荣兄相约,开始了赤水河上游之旅。

1、十月二日大渡口
行前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知道路难行,要吃苦受累、要考验意志、锻炼体能;很难换洗衣服。食宿都要和农家打交道,还不能讲“卫生”,挑吃挑住,而要随遇而安!这到不是说农村人不讲卫生,而是他们因生活条件和环境所限,有些地方确实是不能和城里人相比的。
从茅台到大螺滩,有乡村公路通达,无论是步行坐车还是坐船,我们都到过多次,再徒步基本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决定坐摩托车到大螺滩林场再徒步上行。
到了大螺滩,第一件事就是在那里找一根棍子作杵路棍,这是步行必须的,无论是借力还是防狗防蛇,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向看护林场的人借刀砍了两根比较满意的棍子,我们认为是精品,准备让它伴随我们步行到底!但事实证明我们这种想法错了!一路上我们掉了不下十几次棍子,也就换了不下十几次杵路棍!
从大螺滩开始,赤水河就进入了峡谷,两岸没有人烟,路两边荆棘杂草丛生,山上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灌木。走了一段后,我们的身上就开始出汗,在此后八九天的行程中,只要走在路上,我们的身体就象蒸发器,额头不停的冒汗,我们就不断的用毛巾擦汗,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走了约两个小时就到了岩桑溪。岩桑溪是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村落,座落在古渡边的山崖上,一条溪流从村边流过在河边形成了一个瀑布注入赤水河。溪边丛丛竹林和几棵巨大古老的黄桷树交错掩映着村子,像一个微型而又巨大的盆景,风景十分优美!这里在十几年前我曾经陪中央电视台记者来拍过外景,差不多全村人都来看过我们,还有十几个山娃儿和少男少女围着我们转,我记得当时还给他们照了几张像。但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几个人认得我了,我更认不得几个。因为他们有的死了,有的出去了,还有新进来的媳妇和新长起来的一代。
我们原准备是赶到焉家渡歇宿的,上次我和国华兄到这里是翻山越岭而去,但因我们这次选择的河边道路不通,在荆棘灌木林里折腾了好一会儿又从河边崖壁上攀缘折回来翻山,耽误了不少时间。
在爬山途中,在一家人家坝子里歇息揩汗水时,一个背着孩子看上去像是结婚没几年的新媳妇热情地要为我们倒茶,可她进屋去后足足十多分钟才端着茶水出来。我看见茶壶茶杯都洗得干干净净!原来她是把我们当作城里来的“讲卫生”的人的!我心里不禁有种受宠若惊之感!其一我本身并不是特别讲卫生的人;其二是我深知在经济如此贫穷、交通如此落后的地方行走,要讲那些不切实际的所谓“卫生”,无异于作茧自缚寸步难行!因此早把那“卫生”二字抛到了九霄云外!于是我们边喝着茶边和她聊了一些家常。看得出这里少有外地人光临,我感到她对我们有些许的亲切和留恋之感,希望我们这样的客人在她家多呆一会儿,和她多聊一会儿天。我在心里也有种不忍心拂了她的这种愿望的感觉和期望陪她多聊一会儿,乃至在她家住一晚上明天再走!但我深知这是不切实际的!我们的目标目的和时间以及一切实际原因都不允许!在那里呆了约四十分钟后,我们向她道别,她热情的挽留我们吃了饭再走,我们不想耽误时间,也反复热情的谢绝了她的好意上路了。
翻下山后途中我们经过五马河口,山崖、庙宇、古树、河中巨石,构成了一幅巨大的山水盆景。但与这幅美景不相称的是,五马河浊流滚滚,河水乌黑,与我上次来时的清澈流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翻山越岭,往往要比走河边直线多几倍的距离,到达大渡口时天已要黑了,我们只好在此借宿。这里只有对河两岸各一户人家。我们借宿的这户人家男主人叫刘开贵,曾患过脑血栓,我和国华兄上次因出发得迟,也是在他家借宿的,那时他还只能走动不能做事,说话也不太清楚,现在却能犁土耙田了。我还记得我上次来他家刚到河边时,正看见一个女孩子在夕阳的照射下背向我们面向对岸站在河里浣衣,好一幅夕阳下的少女浣衣图!只是当时我们没有反应过来,没有留下影,后来很后悔!到他家后我们知道她是刘开贵的孙女,父母都打工去了,所以她还算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我们见她不停地做事没有休息过。我见这样懂事勤快的女孩子,人又长得不错,当时心里还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