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红色的晚宴
怀念、追忆、崇敬、畅想……一次没有预知的晚宴,让我在北京饭店一楼豪华宽敞的1111餐厅,和当年毛主席身边的人同桌共餐。尤其能和刘思齐女士这样近距离接触,真是让我感到意外,甚至有点像在做梦。当晚做东的是
怀念、追忆、崇敬、畅想……一次没有预知的晚宴,让我在北京饭店一楼豪华宽敞的1111餐厅,和当年毛主席身边的人同桌共餐。尤其能和刘思齐女士这样近距离接触,真是让我感到意外,甚至有点像在做梦。
当晚做东的是山东省毛主席纪念馆馆长周庆戈先生,主宾是毛主席的干女儿刘思齐女士以及当年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周富明、赵延河和朱总司令卫士秘书徐建柱以及当年毛主席的总管家吴连登等人。
依然挺拔的身材,慈祥和善的神情,让我踏进餐厅一眼就认出了她。当我们因为堵车误了时间而不好意思向大家抱歉时,她微微颔首表示理解,那种宽宏,一下子让我们忘记了拘束,感到坐在主宾位置的,不是一位亿人敬仰的伟人的亲属,而是一位可亲的长辈。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大家的谈话,不时陷入沉思之中,是不是他们的谈话又勾起她老人家半个世纪以前的往事?毛岸英的为国捐躯、毛主席的父爱如山,有谁能把这轻易忘记!
大概是受毛主席高尚品德的熏陶,这些老革命们也是和蔼可敬,威武慈祥。晚宴在一种别样的祥和气氛中显得严肃而又活泼。这让我想起毛主席在一九三七年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的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大家兴致勃勃,每个人都很有序地谈了点当年毛主席在平时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和对自己的亲切教诲。刘思齐阿姨说,当年毛主席和孩子们在一起吃饭时,发现他们把米粒弄到桌子上,就什么也不说,自己先把米粒捡起来放嘴里吃掉。
大家都觉得毛主席的伟大,不止是在他治国的宏观大略上。周福明说,主席在生病期间,没有说一声不舒服,或者怎么怎么样。一次,大夫说“祝你健康长寿”,主席说,你们不要说这么多恭维的话,你们不比过去的御医高明多少,我心里有数。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就是“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我们不能超过它。
从他们讲述的毛主席的生活点滴中,我看到一个领袖严以律己、艰苦朴素的一面,也看到了毛主席作为普通人作为普通父亲的情感世界。
唯物主义的毛主席没有一点私心,他多次提出,中华民族包括领导人在内,都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人都这么做到,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希望。
这个问题的确能让人永久深思。当年,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离别刚刚新婚的妻子刘思齐,主动请缨到子弹满天飞的朝鲜战场,作为父亲他完全可以预料到那个后来被证实的结果的。但他心里装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事业。1950年11月25日,年仅29岁的毛岸英被美军的炮火活活烧死,他仍然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正常主持国务工作。为了怕新婚的儿媳刘思齐过于悲伤,他把这件事在自己的心里锁了整整三年,最后才被疑虑重重的刘思齐追问出来。后来当有人问起,对于这个噩耗,当时知道和三年后知道,感情上有什么不一样时,刘思齐是这样回答的:可能我心里会比较放得开,至少我知道了以后,这三年我可能不会去折磨主席。主席为了隐瞒这个消息,在我面前总是把岸英当做活着的跟我谈,我经常在主席面前提起岸英的事儿来,主席还得哄着我,实际上他的内心我是知道的,他是非常痛苦的。
毛岸英的牺牲不仅伤透了毛主席的心,也对刘思齐的刺激太大了,她寝食难安,神经衰弱。但为了不再勾起父亲毛主席的悲痛之情,她只能一个人躲着流泪,独自把哀伤深深地埋在心底。但这一切又怎么能瞒得过毛主席这位慈父的眼睛呢?毛主席不止一次地说:“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不能因为岸英是我的孩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人民而牺牲。”他跟思齐说:“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毛泽东安慰着刘思齐,又像是在安慰着自己。也就是从那时起,毛泽东格外疼爱刘思齐,常常亲自过问她的衣食住行,而在以后的通信中总是称她为“思齐儿”,如同己出,并多次劝刘思齐找个称心如意的爱人。一九六一年,经当时的空军学院院长刘震牵线,刘思齐与该院教员杨茂之相识并结婚。毛泽东此时刚写了《咏梅》词,给他们亲手抄录了一幅,作为贺礼,还送了三百元钱,叫刘思齐代他买些礼品。刘思齐先后在空军某部、军事科学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等单位工作,1987年离休;爱人杨茂之曾任空军某师副师长,也已离休。现在他们的家庭非常和睦,两人生有二子二女,都在企业工作。
当然,刘思齐阿姨当晚并没有说我在上面写的那些话,这么些往事,都是我在资料上和影视片里了解到的。晚宴上的刘思齐阿姨一直静默无语,偶尔的几句话,也是思维明晰,声朗润和,那双曾经漂亮明亮的大眼睛在镜片后透着平和、淡然。喝汤吃菜谨慎小心,生怕弄掉了汤汁和粮粒,这都是她大半个世纪以来养成的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有人敬酒,她就很慷慨一饮而尽,那种豪爽,让人更加敬仰她的人品,让人更加勾起一种怀念,这种怀念,就是对亿万人民敬仰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为国捐躯的毛岸英烈士的怀念。
那个大眼睛、长辫子的美女其实也是我们上代人和我们这代人心中的明星。在宴会间的小憩中,我顺口把这句很务虚和很务俗的心里话,告诉给了这位革命家庭里的可敬的老人,没想到竞惹得她朗朗地笑了起来。她还关切的询问了我的工作,当我说到孤残儿童救助基金舍得文化传播中心,为了更好地传播舍得文化,拟创办一本《舍得》杂志作为平台,意在让大家要舍得舍一点,帮助孤残儿童走进阳光地带,她说,这个创意很好,创刊出来后一定要送我一本。
刘思齐阿姨一向做人很低调,不管是毛泽东儿媳妇的时代,还是现在普通家庭的妻子,她从没有因为钱财、权力、名誉这一切东西弯过腰,求过人。做好红色家庭成员的表率,发扬和广大毛泽东思想是她不休的信念。当她听到山东邹城毛主席纪念馆馆长周庆戈先生汇报说:“我几十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毛泽东思想,利用纪念馆这个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时,她的眼睛有些湿润。她说,我一向很少参加个人举办的各种宴会,当听说山东老家的周庆戈先生收藏了二十四万枚毛主席纪念章,心里特别激动,无论怎么也要来见见大家,给大家说声谢谢。
晚宴结束后,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与刘思齐阿姨道别,同时在心底默默地祝福着:健康天长地久!
当我终于能有勇气要把这次晚宴构思成一篇文字时,冬天也结束了。当我迎着春雪再次踏进北京时,我所在的基金会正在筹备红色文化全国邀请展活动。做红色文化传播队伍中的小小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