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的这点烦恼与思考
昨晚突然认真地思考着毕业与出路这个问题,心里有点慌。两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在默默无闻中过去了,担心剩下的两年,也就这样平静地过去。舍友说,我该考虑在大学里谈一次恋爱,不然这大学就白读了。这个问题,
昨晚突然认真地思考着毕业与出路这个问题,心里有点慌。两年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在默默无闻中过去了,担心剩下的两年,也就这样平静地过去。舍友说,我该考虑在大学里谈一次恋爱,不然这大学就白读了。这个问题,我倒没想过,也许,我一直活在16岁的记忆里,拒绝任何走出来的机会。总觉得这辈子就只有他了,可他已经离开了好几年,或者说,那时还小,只是一种朦胧的好感。这么说,我居然还没有开始初恋,想想就觉得沮丧,21岁还没真正谈过一次恋爱,实在太失败了。
可是,谈一次恋爱就能让我的大学过得有意义了吗?我想不是。可是,该怎样才能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过得有意义?一些同学整天跟着老师的屁股转,不管老师讲的是对是错有没意思,反正他们就铁定跟着走了,这样的生活,我不屑。可这样的人,他们在大学里反倒吃香,拿奖学金是很重要的还博得老师的喜欢。另一些同学,他们逍遥自在,该玩游戏的玩游戏,该下馆子的下馆子,该约会的约会,该逃课的逃课,根本不顾学习,期末的时候来个临时抱佛脚,考试不挂科就万岁。这样的同学往往家境好,有父母为他们的前途未来撑腰。像我这样的,就尴尬了,不屑跟着老师走,有自己的想法,不完全赞同一些老师的观点,但又不敢完全不听课,逃课虽多却还是经常上课,脑中幻想拿到奖学金,因为家境不怎样,看中了那个钱,名誉的东西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很早就设法涉足社会,但收获不多,奖学金当然没拿到,生活艰辛。由于生活艰辛,心里想的东西,考虑的问题多,所以有时累得要崩溃。思考大学意义的就是这种人了。
以前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是信誓旦旦地跟父母说一定要好好学习的。每次打电话回家,我最讨厌的就是母亲问:“老师有没有重视你?”她是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的老妇女,是个一辈子跟泥土混的女人,她的观念里,学生最好的就是要得到老师的重视。一直以来,我都敷衍说:“妈,您放心还啦,老师们都很重视我。”现在想着,我就觉得自己可笑,很多老师上了一学期的课,我都没有机会和他说上一句话,甚至,有些老师的名字,我一直不知道。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大学里的老师就是一个小时工,而名义上说是“辅导员”的,根本不屑关心了解像我这样的学生,因为,一:成绩中等;二:不会逢迎;三:没有给他什么好处(除了他从我的学费里拿到他该得的报酬以外)。
大学就像一个“乌托邦”装着很多人的空想和梦想,也就是说,很多抱有梦想的年轻人激情昂扬地聚合在一起,刚开始因为新鲜而兴奋,转而发现,这里没有路可走,各人迷茫,然后自寻出路,然后昏昏噩噩过四年后——散!
大学老师,一部分是为拿钱养家糊口来着的。一部分是为所谓的“学者”、“名誉”来的。还有的,所谓的领导呀主任呀院长呀,是单纯为权利和金钱来的。很多人可能认为我看法过激,但我实在看不出这些大学老师对我有什么好处,除了从我这贫穷的农民女儿身上获取被称为“合情合理”的我父母的血汗钱之外。而我得到的,是一两个老师偶尔的一两个正确的学术的东西。更多的是听他们读名著,这些上课给我们读书的老师,我对他们有意见。我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要上文学史课,这样的课上,那些老师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读。举个例子,在讲到雨果这个作家的时候,她肯定要说:“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重要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在各个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雨果生于1802年2月26日,诞生在贝尚松,父亲是个共和党人……”而这些东西就在教材上,在图书馆的某些书里。然后考试的时候,就问“雨果一生作品有那些?雨果是哪个国家的人?”之类的。
给我们上文学理论课的女博更过分,她的课件上没有一句话是她自己思想的结晶,她讲到康德的时候,你不用听好了,我告诉你,直接去民大新校区图书馆找《康德》来读,比女博讲得更有深度,反正她老人家也是抄来的,我读原著更有意义。更郁闷的是,那女博厚颜无耻,她经常问上课的同学:“抄完没有?”因为课件上密密麻麻,我们抄的速度没她读的快。我们高声回答:“没有!”女博听见这充满激情的声音(她知道我们有些同学趁机起哄反而更乐,以为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就会笑“呵呵”然后面带笑容和蔼可亲说:“恩,那我就只好喝茶咯。”然后她悠闲地喝茶,等我们抄完的时候,她翻到下一个幻灯片继续读,下边的好学生继续抄。
让我听这些女博呀教授呀读教材,我还不如上图书找书看。能出书的,再怎么说,至少比他们有水平。所以,我觉得,我上这大学,我付出的高额学费,就是得到一个机会——上图书馆看书。
大学生活过去两年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从读书馆借来好多书看,仅此而已。
想着毕业,我迷茫了,我知道我将在这个社会上撞得头破血流。这个学校又不安排学生实习,修完学分,学校发个毕业证,我们就和大学没有任何关系了。连个实习单位都要自己找。
有时候,我想到红土地上父亲佝偻的背和母亲的银发,我就觉得愧疚,凭良心说,我没有做错什么事情。但让父母这么辛苦,我就是错了。朋友桃开始找工作了,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找关系还不一定能在一个破中学里找到一口饭吃,这样的境况就是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孩子的下场。桃子说,她找关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帮她,而现在社会,后门敞开而前门只开一条逢用以宣扬统治者的平等好维持稳定让他们过富贵奢靡日子,我们怎么挤?
有时候,我想,我来读大学根本就是错的,我读文学专业更是错的,我浪费时间听人读中国汉字更是大错特错。人生能有多少年这么年轻?又有多少年能用来喝口水?我不读文学专业,我不上大学,我照样可以过得很好。对比和我同出生在那片土地,那个小山村的姐妹,以前我觉得我幸运。而现在,我觉得,是我给自己增加了不幸。她们有朝气,她们没有太多像我这样的烦恼,她们不用思考“人到底为什么活着”这样没有答案的问题,他们乐于天命——终于羡慕他们。就像一句话说的——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是傻子。读完大学我终究还是回到和她们同样的路上——工作、结婚、生子、老去、死掉。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