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之年,我们一起看大戏

指数之年,我们一起看大戏

日久岁长散文2025-04-02 05:29:44
在这个人人都在回忆那些年的2013年,在这个复古风盛行的癸巳年,小时候的经典玩意似乎又将潮流的大旗重新插回80,90年代。我是90后,一个土生土长的绍兴女孩。每当小学课本中提到鲁迅先生作品的时候,我总
在这个人人都在回忆那些年的2013年,在这个复古风盛行的癸巳年,小时候的经典玩意似乎又将潮流的大旗重新插回80,90年代。我是90后,一个土生土长的绍兴女孩。每当小学课本中提到鲁迅先生作品的时候,我总是自豪的傻笑,因为鲁迅先生是绍兴人的骄傲啊。少年闰土,祥林嫂,阿Q等等,都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传奇人物。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社戏》。具体几年级的第几课,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一幅水墨画,河中央演着戏,周围的乌篷船点缀着。
我生长在农村,由于农村条件有限,所以没有固定的舞台。每次表演大戏的时候,都是戏班的人,开着嘟嘟响的机船,然后一块木板一块木板搭起一个临时的舞台。舞台大致和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舞台差不多,分为前后上下四个方位,舞台底下悬空一人高的一截,上层供演员表演。上层又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台是演员化妆准备的地方,前台才是真正表演的地方。前台和后台之间会有一道木板墙隔着,墙的左右两边分别是布帘做的两扇门:将门和相门。
每次上演大戏之前,锣鼓声总是最先到达的。然后,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就带着自家的椅子凳子,赶到舞台前面,自觉地排排坐好。其实“戏院”还是有椅子的(姑且称之为“戏院”吧),不过椅子的数量远远比不上看戏人的数量。待人数差不多的时候,好戏便在众人的期待中上演。
指数之年,我们一群小孩也会屁颠屁颠地凑着热闹。我们当然不会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看戏。舞台周围和舞台底下才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喜滋滋地在“戏院”买一串炸年糕或者炸臭豆腐,举着这幸福的滋味绕着舞台奔跑玩耍。时而偷看演员化妆,时而在舞台底下钻进钻出。乐活得像条小鱼。不过,我们最喜欢的节目一定是钻在舞台底下,拿着吃完的炸年糕或者炸臭豆腐的竹签,透过舞台地板的缝隙,用竹签戳正在表演的演员的脚底。大多演员都穿着那种有10公分厚的鞋底的鞋子,当然感觉不到疼。有趣的是,突然冒出来的竹签,能让演员小小吓到,接着,我们收到的就是演员透过细缝,传来那种“小鬼,被我逮到就死定了”的眼神。然后,我们笑着跑开,如鸟兽散。
也不记得我们当时到底听不听得懂大戏,只感觉,看大戏是一件值得乐呵的事。从一些爷爷奶奶口中,得知舞台上上演的是什么故事。然后,我们也偶尔停下奔跑的脚步,煞有介事地看着舞台上的表演。不时路过的人群,也会停下脚步,看那么5分钟10分钟的,然后嘴里还哼着调调离去。
指数之年,我们一起看大戏,一起吃臭豆腐,一起捉弄舞台上的演员,一起排排坐……如今,我们已是弱冠之年,“我们一起”的话语早已变成了“你,我,他”的生分。也不知道你们现在过的好不好,不过,我希望你们过的很好很好。因为,我要你们过的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