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贺敬之的离休生活

诗人贺敬之的离休生活

火性子散文2025-01-04 20:41:30
提起“贺敬之”这个名字真是如雷贯耳。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党和国家宣传文化部门的优秀领导人,但是直到近日,记者才有缘一睹他的风采,了解到他离休后的生活。与癌症搏斗1991年,时任中宣部副
提起“贺敬之”这个名字真是如雷贯耳。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也是党和国家宣传文化部门的优秀领导人,但是直到近日,记者才有缘一睹他的风采,了解到他离休后的生活。
与癌症搏斗
1991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和文化部代部长的贺敬之在医院体检时被诊断为肺癌,这时他已经67岁,为了不影响党和国家的工作,他向党中央提出了辞去两部领导职务的请求,得到批准后,于1992年10月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
在患病期间,肺部手术成功后,他一边接受药物治疗,一边坚持体育锻炼,与疾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如今,20年过去了,贺敬之仍然活跃在政治、诗歌和书法等领域,这与他的夫人、著名作家柯岩的悉心照料是分不开的。
说起贺敬之与柯岩的相识、相恋、相知,还要追溯到1950年初。当时,柯岩所在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举行剧本座谈会,请贺敬之去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经验,柯岩是课代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贺敬之与柯岩的交往越来越多,很快就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1951年初,贺敬之到河北省大名县下乡体验生活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经医生诊断为肺结核,住进了北京红十字医院。因为是传染病,医院一般不允许亲友来探望病人,但是,柯岩却不怕危险来看望贺敬之,还经常给他带来书籍和食品,令贺敬之十分感动。1953年10月,他们结婚了。在后来的多次政治运动中,贺敬之都挨过整,但柯岩却对贺敬之不离不弃,与贺敬之携手走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在贺敬之得了癌症后,柯岩一方面为他介绍了郭林新气功的锻炼方法,一方面带他来到北京的抗癌乐园——CA俱乐部,以病友们与癌症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事例从精神上鼓励他战胜疾病。现在,柯岩是这个抗癌乐园的名誉院长,大家经常在玉渊潭公园的八一湖畔组织活动,并立了一块石碑,上面的“生命绿洲”四个大字,就是贺敬之亲笔题写的。
以诗书寄情
贺敬之是以政治抒情诗称雄诗坛的,他的《放歌集》中收入了《放声歌唱》、《十年颂歌》、《雷锋之歌》等长诗和《回延安》、《三门峡歌》、《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特别是《回延安》一诗,更是伴随他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1956年3月,贺敬之陪同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一起回延安参加西北5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贺敬之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新闻报道,但是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要他出个节目。贺敬之答应用信天游的方式写一首诗。入夜,他在窑洞里一边流泪一边写,写了一夜,吟唱了一夜,结果感冒了,使得嗓子失音,便没有在晚会上朗诵。后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拿去了诗稿;很快,又在《延河》杂志上发表,这就是那首著名的《回延安》。2001年5月,77岁的贺敬之又一次踏上了回延安的行程。他重上宝塔山,寻访梦中的母校,走进毛泽东主席当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杨家岭……面对那亲切的山坡和窑洞,亲切的庄稼和黄土,亲切的蓝天和白云,头发已经花白的贺敬之感慨万千:40多年前一道闹过秧歌的老邻居大多已经过世,他们的后代,当年扎着两条小辫的小女孩,也已经年过半百,手里牵着小孙子来看望他这个“老鲁艺”。半个世纪后,在自己辉煌诗歌人生的起点上,贺敬之吟诵着《回延安》的诗句,顿时焕发了青春的活力。这次回延安,贺敬之被延安大学鲁迅文学艺术院聘为名誉院长。
2004年7月,《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在北京展出,燃起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之火。7月5日,“老延安”贺敬之来到展厅,看到了大量延安时期的老照片,不由自主地再次默念起了自己的诗作《回延安》。参观时,他非常关心延安的发展,当得知延安的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后,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他说:“看到这个展览,既感到十分亲切又非常激动,延安精神鼓舞着我的一生,我希望自己永远都做一个发扬延安精神的延安人。”
进入晚年,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身体健康的原因,贺敬之不再写新体诗了,而是用经他变通的古体诗形式来书写新的生活内容,评论家称之为“新古体诗”。1996年,他将新古体诗配上自己的行书,出版了《贺敬之诗书集》,好评如潮。至今,他已创作了200多首新古体诗,并且乐此不疲。在他家客厅的墙上,就悬挂着他手书的诗歌:"东郎西郎江边望,大姑小姑秋波长,望穿青峰成明月,诗仙卓笔写月光"。看上去,他的字和人一样潇洒,与诗一样飘逸。
为党旗增辉
1941年,贺敬之17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年他87岁。在建党90周年的时候,他已有了70年的党龄。70年来,他以自己的作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也为党旗增光添彩。
他参加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奠定了中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几十年来常演不衰,并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2002年12月27日,第7届国际诗人笔会在中国江南水乡周庄举行国际现代诗歌及文化发展论坛,贺敬之及艾青、臧克家、郭小川等几位中国当代诗坛泰斗被授予“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2003年,世界诗人大会、世界文化艺术学院授予贺敬之荣誉文学博士,以表彰他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美学的杰出贡献。
?在2004年贺敬之文学生涯六十五周年和《贺敬之文集》出版之际,中国作家协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研讨会,回顾和总结了他六十五年来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这次出版的《贺敬之文集》共六卷,分新诗、新古体诗、文论、歌剧·歌词、散文·书信、答问·年表,收录了贺敬之从事文学创作六十五年的大多数作品。??2008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编辑的《贺敬之研究文选》,分上、下两册,共138万余字,收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贺敬之及其文艺作品、文艺思想的重要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数十年来“贺敬之研究”的总体状况,为学界进一步推进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贺敬之一生歌颂祖国,礼赞光明。他的许多诗歌都是根据时代和人民的需要精心创作出来的。他的每一首诗,特别是政治抒情诗,读来总是令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贺敬之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实与朴素的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