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吝啬
今天,我听到了一个吝啬的父亲的故事。文主任原本是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令人羡慕的国营企业的主任。那时是颇风光的。在大家都食不裹腹的时候,人家吃着最让人眼红的粮本,按月有粗粮细粮豆油。那日子过得那个滋润。啧啧
今天,我听到了一个吝啬的父亲的故事。
文主任原本是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令人羡慕的国营企业的主任。那时是颇风光的。在大家都食不裹腹的时候,人家吃着最让人眼红的粮本,按月有粗粮细粮豆油。那日子过得那个滋润。啧啧。
文主任单位的那些员工,整天没有多少事。就去饭店吃吃喝喝。中午喝了晚上喝。活像一帮散兵游勇,整天游手好闲。让人看了又眼红又痛恨。由于家族性比较严重,他安排儿子小文在单位做了技术员。媳妇简梅当时却是一个别的单位的临时工。他们半拉眼珠瞧不起。
后来由于许多国营企业的解体。那些原本养尊处优的员工们都成了那个时代最悲惨的产物“下岗职工”。文主任还好,接近退休年龄,又是领导。拿着退休金,回家颐养天年了。可是他的大儿子小文,却和其他的年轻员工一样。本来的那点技术,到别的地方都没有用。而多年来养成的那些好吃懒做的恶习,却根深蒂固地害了他。
小文到哪个单位做临时工,都不肯下功夫工作。即吃不了苦,又不肯动脑筋。所以换了一个工作,又一个工作。最后,从四十多岁就回家呆着,什么也不干。
文主任夫妇更是半个眼珠也看上去这儿子和媳妇。
后来,有一个机会,花两万元钱去培训两年,回来就能转成国家事业编制的人员。有钱的文主任可是大大地哭穷,一毛不拔。任凭自己的儿媳妇去务农的亲戚那里东家凑两千,本家凑三千,借了两万元钱。
简梅到外地培训,吃住车费都需要钱。可是丈夫小文却拿不回来钱。简的单位的大姐鼓励她说,困难是暂时的,等你转正回来,就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了。所以时常接济她。给她一些零用钱。
孙子小小文当时在家乡读小学。那时还不是义务教育。有时学校收个书钱,有时要收个本子钱。孙子跟爷爷说了。爷爷奶奶说,没钱。跟你妈妈要吧!
可是我妈妈要一个星期才回来呢?
那就等回来再交呗!
老师不让。
不让就让他们先垫上。
孩子哭着走了。路上遇到了她母亲的一位好朋友杨姨,杨姨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就给孩子拿上了钱,让孩子先交上。并且说,以后学校再让交什么钱,没有钱,也别哭,就上杨姨这先拿上。
简梅真是感激不尽。
后来,简梅终于转正了。日子总算有了盼头。但是一个月三百多元钱的工资,又要补贴丈夫,又要供孩子,还得逐渐地还亲戚。
这时老文主任的却在城里买了楼房。两口子搬走了。
搬家的时候,原来当主任的时候,别人送的酒,拉了小半车。他收拾得可真是干净,连一瓶也没有给爱喝酒的大儿子小文留。连他自己十天半个月,回老家来看看,再喝酒,都得儿媳妇再花钱出去买。
一袋袋的粮食拉了半车。就给儿子一家留了30多斤大米,30多斤白面。不长时间她们就得自己买着吃。
那里单位分的福利特别多,大包小包,大件小件,都装上了车。
临走的时候,更是收拾得干净利索。把所有能拿走的东西都拿走。包括锅碗瓢盆。婆婆给留了一个小盆。公公不知道是婆婆留的。在车上数了数,就说还缺一个小盆呢?邻居看着不过眼,说小简,快给拿上。
简梅就赶紧跑到屋里拿出来,递给公公,公公才放心地让司机开车。
另外的一些当时认为用不着的东西,还等过了一段时间,回来又拿走了。还真不知道他拿走干什么去了。
过了两年,文主任给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有着极好工作的二儿子和女儿买房子每人补充房价的一半左右的五万元。
小文是个极孝顺的儿子,虽然那时一年家里收入仅有几千元钱,却要拿出两三千孝敬父母。简不想丈夫不高兴,拿就拿了。而老文夫妇是来者不拒。还堂而皇之地说给孙子存着。
小小文可是文主任唯一的孙子。
小小文读高中的时候,爷爷也曾去看过几次,可是每一次去看的时候,包括孙子去他家去看他们的时候,爷爷要么一毛不拔,要么就只给个十元二十元的。让那么大个小伙子,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因为那连学校吃一天的伙食费都不够。
文主任的夫人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得了很严重的病。两年时间住了半年的院。最后那次住了两个多月。那时,他们最看不上的大儿子小文一家三口,是衣不解带,轮番上阵,悉心照料。而其他两个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儿女由于工作忙或者依赖于大哥的一家,却基本没有去医院照顾。医疗费也是大儿子和二儿子共同负担的。
老太太被这种精神感动。由衷地说,真的没有想到,最后沾光的竟然是你们。以前对你们那么不好。以为你们会怀恨在心呢?还对简说,我儿子没有本事,让你受苦了。我死后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怕你跟他离婚。我求你千万别把我儿子扔下。在和孙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拉着孙子小小文的手说,奶奶以前没有好好地疼你,但是奶奶给我存了点钱,够你上大学用的,等你考上大学,让你爷爷给你。
可是等临终奶奶想通着家人说出这个意愿的时候,爷爷却捂着奶奶的嘴没有让说出来。
一直到现在孙子已经大学毕业了,也没有见到奶奶给留下的那笔钱的影子。
妻子去逝了,老文主任没有把妻子留下的任何东西给子女。特别是最有纪念价值的金银首饰。项链,戒指等等。那个年代能有几件首饰,也算奢侈品了。女儿自己从中挑选了一个戒指,说其余的等大哥和二哥一家都到场再分,老黄很不愿意。以后更没有见他主动拿出来他给子女做纪念。女儿也不知道他父亲给改放在什么地方了。
老文主任很快娶了一位退休的胡女士一起过日子。但是不到一年,由于感情不和,又和那位女士分了手。那个胡女士拿走了老太太所有的值钱的东西特别是那些首饰。
老文又很快娶了一位衣女士。要了文主任退休金的一半做生活费。特别是子儿们孝顺的钱都不见踪影。弄得大家都不再给钱,决定年节都买点东西就行。吝啬的人偏偏遇上爱钱的。可是也不能总是离婚呀!日子就那么过吧!看谁能把钱带到坟墓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