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球魂
李厉,陕南人氏也。人高马大,雷厉风行,擅长打乒乓球,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象王励勤,人称大漠上的国球魂。向方也是漠边市的击球高手,他身经百战,励精图治,潜心研究各种球的打法攻略技艺以及各色人等对待国
李厉,陕南人氏也。人高马大,雷厉风行,擅长打乒乓球,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象王励勤,人称大漠上的国球魂。向方也是漠边市的击球高手,他身经百战,励精图治,潜心研究各种球的打法攻略技艺以及各色人等对待国球的原则态度心情等。没事时,向方就在球场转悠,他心不傍鹜、不动声色,悄悄地观看,仔细地琢磨,看球风,看球艺,看感觉,看氛围,作为个非专业人士,他不动声色,不显山露水,有时在没人注意之时也冲锋陷阵,左旋右转,做出个接杀拼搏之态,权当热身练兵而已。
在漠边市的球坛上,没有向方和所有观众的捧场可以,没有李厉的行云流水、大刀阔斧不行。因为,艺高人胆大,李厉等一批球界高人,是漠边市的球王,拳击界的泰森,篮球界的姚明,戏曲界的梅兰芳。每次出省市比赛或者球艺表演以球会友,都是由李厉奉命组织物色人物,连出场的次序,采用的战术,对阵的方式,入场退场以及赛场的气氛节奏也好象是由李厉控制着的。
李厉是个爽快人,他大言不惭,开诚布公地教育大家:我们是来打比赛拿冠军的,不是来儿戏的。我们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了漠边市的五十万人民群众,不单代表自己,也没有个人的任何野心和私利。
无论是男单或者是混双,无论是打比赛还是打友谊。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实力,各地也都有自己出奇致胜的王牌和法宝。可是,李厉总是大权在握,正义在胸,或者认为胜利在望。他每次都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逢凶化吉,大打出手而且得胜回朝的。
看李厉打比赛是一种艺术享受,看李厉打球,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表演,道德竞赛。他虽然年过半百,咳嗽气短,露出点力不从心的样子。但是,只要一上比赛场地,他就会奇迹般地站起来,如山之巍然,如河之浩荡,如日之初升,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勇猛与大无畏精神,有一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从容与震慑力,叫对方望而生畏,叫敌人闻风丧胆,叫观众如服用了兴奋剂般地兴高采烈,引亢高歌,欣喜若狂。
李厉一米八七的个头,只见他两腿前后拉开,使用的杀手锏是发球强攻,用直拍横打。他发的球长而高,偷边摸棱,长拉短送,用力千钧,一般人是经受不住他这种暴力强攻、迎头痛击般的冷面杀手的。如果你能接受了他的挑战,能拦住首拍就不错了,但是回球质量必然不高,他的第二拍就是你的断头台,催命鬼。如果还有第三拍,第四拍的话,你不是国球高手,也是马琳再生,王浩脱胎了。
山中无老虎,猴子也是可以称大王的。要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也许喜欢运动的人太少,也许有些人为了公事忙活;也许有些人为自己挣钱养家而奔忙;还有人为了寻求更多的刺激,放弃了已经持有的技能,而醉心于跑车、登山、拍摄、旅游、购买基金、求爱玩情呀之类。总之,新世纪,新环境,新思维,在不违法犯罪、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人们尽可以天南地北,哥东弟西地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舒展个人的心胸和意趣的。
李厉退休下来,他不再是人民教师,不再是书法绘画家,不再是古典文学的嗜好者,但是,他一定是个业余体育爱好者,这和他的职业有关,和他赖以修身养性的志趣文化有关,也和他的逞强斗狠、精技尚武的“出山水”性格有关。
李厉的球拍是很一般的那种,四块钱一副,严重地磨损了,脱胶掉漆、凸凹不平的。平时他上场应战带着两只,自己只用一只,但是球与拍子绝对不外借他人的。他与人交战,只打比赛,不打友谊,从他的个性与修养出发,也不可能与人平等交易,礼尚往来。在台下,可以平起平坐,可以家长里短,山南海北,在乒乓球的战场上,这是挑战应战,你死我活、有你无我、有来无回的关系,怎么会有什么意气和友谊存在呢!
李厉的记忆很好,跟任何人交手,都是由他计球算场,清点战绩的。他只是赢球,那怕百无一负,场场赶尽杀绝也不觉过分和脸红。无论是老翁小孩,他也一如既往,不打无名之辈,不轻易地谦让别人一分半点,丁是丁,卯是卯,大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人生有进退,勇士关公耍大刀,也有败走麦城的纪录的。李厉就是红脸关公,李厉就是保护幼主吼断当阳大桥的赵子龙,是无往而不胜的旗帜和象征。在与天目山市的浴血奋战中,由于对方启用了年富力强,血气方刚的青年人,他也曾经运筹帷幄、竭力拼杀,终因年老气衰而马失前蹄,屈居亚军。向方和漠边市的所有球迷们都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了,但是,李厉老师心里还是老大地不服气。因为比分只有一分之差,况且场地也不平整,室内光线较暗,又刮着大旋风,又是敌方的主场,这怎能作为评判是非输赢的标准呢!
向方也经常与李厉交过手,他深知李老的老谋深算,寸土必争,寸利必夺的秉性,也领略过他狂轰滥炸、长调近削远攻、守土细致严谨的战术。然而,人们都是柿子专捡软的捏,技术只挑强者尊。和弱者打斗,不能势均力敌,也不能彰显英雄本色。但是,向方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他是个知羞恥,明礼义的人。干什么事,他都会权衡利弊得失,把握场合地点,不会横扫千军如卷席的。但是,在他与李厉的交手中,明显地感觉到对方是咄咄逼人、不可一世的气势与威压,冲击与担待。因为李厉老师可以一发而不可收拾,无所不用其极的。
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李厉与向方应该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战友,也应该是知人知面又知心的球友与文友,不同的是向方小李厉十多岁。因此,向方尊重李厉,平时都谦和地称他为老师或李老,而李厉也回称向方为小向或者向友。
有一次,因为向方多喝了几杯酒,又收到了几笔不菲的高额稿酬而高兴,因此在球艺上有了超常的发挥,打得李厉老师直落五盘,魂不附体、一败涂地。同时,向方也词锋毕露,与李厉老师反唇相讥,嬉戏趣闹,致使他们之间顷刻言语失和,玩笑开得过大了点,李厉当即就向向方发难,拉下了脸色,竟然吹胡子瞪眼睛,推翻了球台,摔掉了球拍。
一时,在场的观众和朋友球迷们都大惊失色,忿忿不平。向方是红了脸,因为自己是事端的挑起者,但也不是有意识的。李厉是得理者,也是失败者,他怒发冲冠,青筋暴涨如雨后蚯蚓,面如敷粉般狰狞,连每一个毛孔与细胞都向外喷溅着火星与怒气,发泄着羞赧与不平。
因为有了隔阂与生分,又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是球场的挚友又是文坛上的宿将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