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度时期,因为跟老子“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有缘,很想将QQ名改为“黑白”。由于喜欢某句经典而给自己及亲人命名的做法,早已有之。譬如有人爱读《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喜欢诗中那个
一度时期,因为跟老子“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有缘,很想将QQ名改为“黑白”。由于喜欢某句经典而给自己及亲人命名的做法,早已有之。譬如有人爱读《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喜欢诗中那个清丽、洒脱、温婉的姑娘,而取名木婉清。文学史家郑振铎用的是“司马振铎,群吏作旗。”(《周礼·春官》)的典故,文学评论家王元化摘取了“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陈子昂《感遇诗》)的诗句。以典故诗文命名,如果用得巧,倒也雅致。再说,“黑白”可以延伸出黑白片-朴素,黑白分明-简洁,都是我所钟爱的风格,所以,如果要改QQ名,“黑白”雅俗共赏,是首选。当然,“黑白”也容易让人误解为“小黑+小白”的宠物名。何况,全国网名叫“黑白”的何其多,只是他们不一定都知道“知白守黑”的典故罢了,这至少说明一点,黑白,并非一枚个性的签名。
虽然,使用“黑白”作为公开的网名尚待商榷,但这丝毫也不影响我对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一语的痴迷。“知白守黑”的意蕴,其难度系数一点也不亚于“道可道非常道”、“上德不德”之类命题的深奥莫测。我们先看一小段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从版本学上稽考,上述引文出自魏晋的王弼本,而《庄子·天下篇》引述老子原文时并无括弧中的23字。易顺鼎《读老札记》、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正诂》、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杨义《老子评注》均认为此处23字系“后人窜入之语”,即后人因误读而插入的话,其实却是多此一举的“衍文”。对此,高亨、陈鼓应的说法最为翔实。他们根据《礼仪注》“以白造缁曰辱”(把白丝染成黑丝就叫辱)和《玉篇》“辱,垢黑也”(辱就是污黑),认为在古代“辱”的本义就是“黑”,与“白”相对应。后人不知“辱”与“白”对,以为必须“黑”才可以对“白”,“荣”才可以对“辱”,反而是望文生义闹出的一个笑话。毋庸置疑,“知白守辱”比“知白守黑”更原汁原味,更正宗。只不过因为在含义上“辱”=“黑”,也为了在表达上与现代汉语习惯一致,我们且采用流行的“知白守黑”的说法。
从语义学上辨析,“知白守黑”的“白”、“黑”又不仅是颜色词那么简单。
(一)白-光明、灿烂,黑-幽昧、沉暗。这是就人生价值而言,深知人生辉煌成功的光彩耀眼,却“泽惠万物而不争”,安贫乐道,保持道德的纯粹和完善。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将这一句翻译为“知道光明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明,而甘居黑暗”,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和任继愈《老子绎读》根据郭店楚简、帛书译为“深知明亮,安于暗昧”、“深知光彩,安于沉默”,王蒙则直接概括为中国人的处世策略──藏拙和韬光养晦。
(二)白-洁白、美好,黑-朴质、沉静。这是就人格品性而言,明知品行端正、纯美、至善,却安心置身于污黑、破损、浑浊的境地,甚至被人诬为“德亏”也毋须竭力辨白,辨白的争持过程反而因贬损他人自尊而导致自身德行的欠充实不圆满。杨义认为“守黑”即返朴(朴为未经雕琢之木),返回到纯真、质朴、柔顺的婴儿状态。邓各泉在《郭店楚简〈老子〉释读》中引十五章“纯乎,其如朴;沌乎,其如浊”来梳理“守黑-处浊-返朴-致纯”之间的内在统一性。至于南怀瑾先生在《老子他说》中将白、黑直接训为善、恶,守黑就是守住道德底线,丝毫不动恶业的念头(将“恶”扼杀于萌芽状态,要比守住恶的门槛,不让恶的猛兽冲出牢笼,更具有控制源头的意义),“知白守黑”即善念不动恶念净尽,如此将白、黑绝对地界定为善、恶,不免落入以佛说道过度阐释的框架。后来,南怀瑾以禅修“止观”方法类比“黑白”,“止-黑”即心灵宁静,“观-白”即智慧开发,所谓静智生辉,倒不失为理解“知白守黑”的一个法门。
(三)白-知道、明白,黑-蒙昧、无知。这是就认知方法而言,即使学识渊博具有无上智慧仍以“无知”自居,“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戒骄戒躁,虚怀若谷,谦逊的结果是学业精进、视野开阔、理性清明。宋代苏辙《道德真经注》指出“知白守黑”这一认知方法,由于谦逊和理性,因此能明心见性,更好地发现真相,达到“居暗视明”的效果,使天下事物无法遁形。明代的释德清《老子道德经解》提出有“真知”而“不用其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滥用智慧),这样就不会有“强知”的失误(自作聪明庸人自扰)。
以上观点分别从价值、本性、认知三个维度,建构起关于“知白守黑”的思想体系。就价值而言,白是光明前景;就人性而言,白是至善美德;就认知而言,白是无上智慧。而黑则属于尚未完全敞开的、尚未臻于完美的、尚未发现真谛的幽昧、残损、遮蔽的形态,“黑”趋向于白,接近于白,甚至内蕴着白,但永远是“非白”的未完成时态。知白守黑,从“知”“守”的历时性动态过程看,“知白”本身即是一个由“隐”而“现”的逐渐显白过程,是“未见-见”的“知”的过程,“知”后才“白”,“知”无止境,因此“未知”-“黑”是常态,是恒守之境。这么说或许过于学术化了,简言之,“知白”的求知过程即在黑暗中摸索渐见光亮的历程,“守黑”是“知白”的必由之路。只不过因白代表光、美、知、强,人们习惯于喜白弃黑。其实从“白”“黑”的共时性关系看,世上有白即有黑,黑白共存互见,如影随形,是一个整体,而且“白”也只有在“黑”的背景中方能彰显其白,“知白”的同时自然要“守黑”。再者,从“白”“黑”的生成系统看,人们习惯上认为白可以染成黑,而黑无法复原为白,白、黑的生成思路是单向的不可逆的“白-黑”,据此推论白为黑的前身,如《淮南子》就有“白立而五色成”之说;而白亦非无源之白,世上并无天生的白无瑕,白毕竟不是一个“白-白”的自生成系统,白亦是从原质中剥离、提炼而成,就像和氏璧是从璞石中剖白一样,白是从原质中开显出来。原质是尚未成型的形态,是“有物混成”的恍恍惚惚的混沌,但“可以为天地母”,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万物之源的原质-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