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化低俗了我们,还是我们低俗了文化
中国的很多事情,向来有跟风的习惯,古谣谚便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说法,现代社会,信息开放,跟风现象更是愈演愈烈。房子越贵,大家买房的热情越高涨,股市越乱,人们炒股的欲望越强烈。葫芦岛搞千名孩
中国的很多事情,向来有跟风的习惯,古谣谚便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说法,现代社会,信息开放,跟风现象更是愈演愈烈。房子越贵,大家买房的热情越高涨,股市越乱,人们炒股的欲望越强烈。葫芦岛搞千名孩
中午在电视里看“鲁豫有约”,嘉宾是朱德庸。或是借此宣传,朱德庸还带来了他出的新书《绝对小孩》。话题围绕孩子展开,这里似乎已经预定了一个共识——朱德庸是一个孩子。的确小时候的朱德庸可以算是一个孩子气十足
昨天与几个朋友喝酒,于是突然想起了喝酒这个题材,尽管不少人早已写过。最早见过煮酒论英雄之类的文字,但我还是想写一写我的感受、我的体会。我不太会喝酒,可以说不胜酒力。平日里喝上一小杯白酒就已经脸红脖子粗
【内容提要】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曾数千年领先于世界各国的前列,四大发明更是带动了全世界由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的发展。然而最近两百年间,我们的祖国母亲却屡受外来的侵略和侮辱,其被侵略和侮辱的原因是
近日,我重读了那本具有魔力的书籍——《偏要是美女》,由80后美女作家水晶珠链所著,真名陈幻。她写的文字曾使十六岁时的我甚至很多人着迷。这本书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属于80后的记忆。《偏要是美女》是一本
为了调整心情这两天忙完了就捧着《忠告自己》,开始只是随手翻翻,不知不觉被书中的金言玉语深深的吸引了。现在是爱不释手。读了还是要读,字里行间细细咀嚼,受益非浅。书中前言这样说到:“忠告自己,在这个竞争的
阿城原名钟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北京。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
曾几何时,一大堆的冠冕堂皇的赞誉之词纷至沓来。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百花园中辛勤的园丁”,“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等,还真把自命不凡、自命清高的教师们忽悠瘸了,把家长们忽悠苶了。你道
昨天看了《中国女报》,上面有一篇有关中国内地离婚的文章,文中说到从2002年以来,中国离婚率一直呈持持续走高之势。2005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78.5万对,比上年增加12万对。面对这些数字,我沉思
整个片子给人的印象还是跟《后天》差不多,基本上是一个德行,宣扬的意识形态也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有很多很有意思的细节,值得说说。昨晚在群里瞎扯,基本上都提到了,在这里再重复一下。首先是一开场的时候,米帝
“爱奇艺”有一档竞技辩论节目《奇葩说》。从海选到现在淘汰赛结束,赛程过了大半。最后留下来的选手,个个高水平,每一个辩题到了他们手上,总能找到刁钻古怪的角度。这样的辩论很精彩,不同于正规的大学生辩论赛,
2010年9月,我专程到万州看望了退休后的孙宗浩老师及他的老伴李功敏老师。满头白发的孙老师患高血压和脑血栓病,在室内还拄着双拐,上卫生间都要李老师护理。孙老师是我1982年在巫溪中学读高中补习班的班主
你能拿得起放得下吗?估计敢回答能的很少,拿得起的人很多,放得下的人很少,我们常常抱怨,而且是越抱怨、值得抱怨的事情就更多,究其原因,只是我们心中有许多的在意没有放下,不放下,心中的怨愤、痛苦、纠结、抱
“光棍”,顾名思义,光洁,没任何枝蔓的一杆,它于我心中,形笔直、挺拔,色晶莹发亮,神傲然不屑。人被形容“光棍”,在世俗的眼里,是贬义词,于我眼里,是真理的存世之地,盖今昔之天下,充斥冷漠,冷血,自成铮
在中国众多的学派中,有一派叫纵横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张仪、苏秦。记得有一个段子,靠嘴上功夫的张仪,又一次被人暴打,伤痕累累。回到家中,家人劝他放弃。他伸出舌头说,只要舌头还在,就不会放弃。三寸不烂之
我们国家是个很富有人情味的国家。这种表现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比比皆是。中国人好客,便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重礼仪、重道德、重伦常、爱面子,凡此种种,使中国人对人生具有一种充满善意的态度和美
前几天北大学习的时候,班上有个榆林党校的老师,因为是同行,且又算半个老乡,所以在会餐时就有意靠近了说话。他的谈兴还真的是浓,一副渊博和高深的样子。他最多的话语就是否定老师,而且总是全盘否定。头两节课下
俗话说得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一直都觉得“比较”是一件让人很痛苦的事。小时开始爸爸妈妈们就喜欢把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像是“哎呀,你家的孩子多好啊,又懂事又能干,真是个好孩子啊,
法国十五世纪上半叶的民族女英雄贞德(1412——1431)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让法国摆脱英国奴役,获得巨大历史功勋,从而拯救了消极、怯弱的法王查理七世,使他登上国王宝座,虽然贞德最终被国王和亲英派的勃艮第
清朝历史上出过一位伟大的君主,此君一米五几的个头,小时出过天花,被死马当作活马养地隔离在冷宫的一间偏殿里,于长夜中寂苦地盼望着黎明。有点姿色的俏颜佳人们忙着对得宠的主子们温柔多情,谁会为他回眸含情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