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高加林

说说高加林

行橐散文2025-04-17 23:57:37
最近贵州电视台正在热播电视剧《人生》,说实话,我已不是第一次读《人生》了,也包括第一次看电视剧《人生》了。今天终于鼓足勇气写下了如此醒目的标题,然而触及到它,内心深处不由然又是一阵翻动和潮湿。是憎恨、
最近贵州电视台正在热播电视剧《人生》,说实话,我已不是第一次读《人生》了,也包括第一次看电视剧《人生》了。
今天终于鼓足勇气写下了如此醒目的标题,然而触及到它,内心深处不由然又是一阵翻动和潮湿。是憎恨、同情还是幸灾乐祸?纵使有千种心情,此时又难以描述和定论。
我们不是常常向周围的环境宣布: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为什么今天自己禁忍不住提起笔来开始对别人品头论足呢,甚至我觉得自己的无聊。
然而,这一次我是真的克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看来非得说说高加林不可了。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把我浸住到刘巧珍身上的感情以及她那温柔情怀对我的感染之情弥补回来,也算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会不犯错误。因此,不能只凭个人的主观心情去审视和评价一个人,因为感情的波动是很大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当我接触到每次《人生》时,我就被小说中的主人公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苦苦的挣扎奋斗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为巧珍那无私纯洁的爱激动的流泪;为加林那悲惨的命运和无情的负心而同情叹息。但每次次触动之后,我把对高加林的同情都会抛开,随之而来的只有气愤、不平和痛恨,除此之外,别无他情。甚至于残酷地认为他的结局是一种报应,竟不自觉地把这种感情和宿命论联系在一起。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带个人的主观感情对高加林妄加揣测。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人的活法也有千万种。各人有自己的活法,关键要靠自己把握。
是的。高加林是特定时代的不幸知识青年,他有自己的苦闷、烦恼、悲哀和理想,也有自己的活法和奋斗目标,这是值得肯定的,也不允许你有任何的怀疑。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脱离现实生活,去盲目地追求实际上不能得到的东西。
面对巧珍真诚、善良、单纯而神圣的爱情,他竟如此虚伪地在“演戏”,在一天天欺骗着他最亲爱的人。
当高加林亲过巧珍后,说道:“巧珍……你要刷牙哩”时,为了心爱的人,巧珍忍受着村里人的讥笑和父亲的责骂吧耻辱埋在心底却毫无怨言;当高加林成为通讯干事后,巧珍忘记了地里劳苦一天的疲劳连家顾不上回就把锄头扔在地里来看他并想给他捎来狗皮褥子时,他却说:“哎呀,狗皮褥子垫到这县委机关,毛烘烘的,人家笑话哩。”巧珍说狗皮暖和时,高加林有点严肃地说:“我不冷,你千万别拿来。”当高加林听巧珍谈起她家里猪仔的事情时,他竟在心里把巧珍和黄亚萍放在一起对比,觉得巧珍寡淡无味。
为什么他要如此对待那样单纯善良的巧珍?为什么他不把巧珍对他无私的爱与亚萍专意任性相比?又为什么明知亚萍对他是一种梦境而仍执迷不悟还真是想拿黄亚萍当敲门砖?既然这样,何不趁早与巧珍断绝关系以免得她白白痴情忘心,为什么他还要一遍遍地说在内心深处深深地爱着巧珍?
高加林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为了显示他归心劳动的决心,他竟把自己“化妆”成农民;卖馒头时,他竟羞耻地张不开嘴,喊不出声;上城时,又怕遇见熟人伤他的面子。是啊,我们都很年轻,年青人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不同的是在高加林失足时,他的父亲和德顺爷都提醒和相劝过他,他应该悔过自省。然而他还是一意孤行,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德顺爷的预言,其实也是一种必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酿成的,怪不得谁。
认识自己毕竟需要一个过程,面对悲惨的境遇,高加林痛不欲生,他只好做了一次自我剖析:对这一切他又能怨谁呢,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是他害了别人,也把自己的生活搅了个一塌糊涂。
我不想再对高加林评头论足了,现实的一切已经够残酷的了,足以让他能自我反省了。
我只想引用德顺爷的话对加林作总结。大家知道,只有德顺爷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是天天看着加林从小长大的。
“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啊……”德顺爷说。“你现在是个豆芽芽,根上的土一点也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人常说:‘浮得高,跌得重’,不管你到了什么时候,咱为人的老根不能丢啊!”
我觉得德顺爷作这样的评价是不足为怪的。
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