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村吹风去
居住在喧嚣的省城,往返于拥挤嘈杂的上下班路上,整天紧盯电脑目不转睛,那种身心俱疲的感觉由来已久,真想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放松一下。双休日,几个同事一拍即合,决定去武义——一个远离省城的小县城,泡泡温泉,逛
居住在喧嚣的省城,往返于拥挤嘈杂的上下班路上,整天紧盯电脑目不转睛,那种身心俱疲的感觉由来已久,真想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放松一下。双休日,几个同事一拍即合,决定去武义——一个远离省城的小县城,泡泡温泉,逛逛古村落。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真感谢发达的现代交通,让人与人的友情不再因为距离而遥不可及,在十二点左右我们顺利到达清水湾度假村——武义县温泉旅游度假区,距武义县城仅4公里,是当地朋友为我们准备好的歇息地。
中餐丰盛而不失当地特色,在朋友热情而周到的接待中定下了我们的行程。因为我喜欢摄影,朋友们同意了我的建议,第一站先游玩俞源。
俞源村始于南宋。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武义投宿时,一夜间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密密缠绕。俞义认定此地是神地,便置地葬父。守墓时与当地人通婚,子孙繁绗形成俞源自然村,至今已第30代。
早期,俞源旱涝交替,常发瘟疫,民不聊生,直至明朝。明代国师刘伯温是处州青田人,从婺州、杭州回老家必经俞源。刘伯温与俞源的俞涞是同学,两人友情甚笃。刘伯温好堪舆之学,通晓天文地理。耳闻目睹俞源灾害之苦,遂设计并指挥改村口直溪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太极图直经为320米,面积120亩),同时设计了村庄建筑的星象、八卦布局。村周十一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十二宫,八卦形排列的28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七星塘、七星井呈北斗星状分布,被誉为“处州十县第一祠”的俞氏宗祠正好位于其星斗内。
俞源村经刘伯温改溪设太极河之后,600余年来未发生过一次洪灾。至今尚无人解其奥谜。
俞源村文物古迹众多,古建筑有395幢,以宋、元、明清四朝古屋为主,尚有堂楼、厅、阁、院、馆、祠、庙等,木雕、石雕、砖雕做工精细。其中宋代的洞主庙,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古戏台,均名扬四方,而村中“迎玩堂”和清代知县题赠的万春堂“惠及行旅”匾额则证明俞源旅游有悠久的历史。
徜徉在古韵古味的古建筑群中,感受着村民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站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板桥上,倾听着潺潺流动的溪水歌唱,不由得感叹,前辈们真是能工巧匠构思独特,这样保存完好的大片的古建筑,不就是一部从宋元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吗?
参观完俞源村,朋友们又驱车带我们游览郭洞古生态村。
郭洞背靠龙山森林,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得名。郭洞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周植树木,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绝佳的人居环境,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在郭洞,除了古建筑,不能不看的是郭洞的后山“龙山原始森林”。龙山原始森林负离子的含量是城市的100倍,洗森林浴的方法通常有步行浴、坐浴、睡浴、运动浴,我们自然是步行浴了。拾级而上,山上多是树龄长达六七百年的天然参天古木,那千年红豆杉更是价值连城!行走在参天树林中,不一会儿就觉得神清气爽,原来这座原始森林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负氧离子含量竟高达3万以上,难怪郭洞村的平均寿命就达85岁。我们张大嘴巴,努力深呼吸,恨不得把空气打包带回城里慢慢享用。
晚餐是在农家园品尝野味,在享受了野味大餐后回到度假村已是晚上的十点。武义以“温泉之城”著称,温泉水资源丰富,日出水量4000余吨,常年水温41.2℃-51℃,人称“浙中华清池”,属医疗热矿水,有显著的药用医疗意义和养生健体功效。时值周末,各地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泡温泉的人似蜡烛插满了温泉池,好在朋友给我们准备的房间里就有温泉池,让我们既免受等待之苦又享受泡温泉之乐。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国家森林公园牛头山。山水之处总是亲近心灵之所,闻闻山里的空气,走走林间的小道,登山、看山、看云、看树、看景,……来来去去间,那种久居闹市的压抑心情彻底得到了释放!置身于大自然,我们流连忘返。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