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谣
一.青春青云湖大山沟里出平湖,是我都匀青云湖。湖水不留半点间隙地缠绕着大山,似山之褶裙般随风摇曳,山之沉稳水之灵动相得益彰,相较江南的蠡湖,倒也别是一番风味。不一会儿,游人渐次地多了。有开着各式小包车
一.青春青云湖大山沟里出平湖,是我都匀青云湖。湖水不留半点间隙地缠绕着大山,似山之褶裙般随风摇曳,山之沉稳水之灵动相得益彰,相较江南的蠡湖,倒也别是一番风味。不一会儿,游人渐次地多了。有开着各式小包车举家而来的,有三三两两的少妇携子同游的,当然还是年少人居多。湖畔堤旁山涧间,到处是年轻人的影子,你看一对着滑轮遛登而上的少男少女,少年穿着背心一路冲剌,少女短裙飘飘,一路嗲嗲喊累地追逐,无怪乎山侧横卧一块大青石:永远十九岁!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年轻真好!
青云湖里闹腾得欢的还有湖中央的水鸟,万物春情萌动,水鸟也不甘落后。湖畔是人类的,湖中央就是水鸟们的世界了。细数一下,当有四对雄雌,它们时而追逐嬉戏,鸣叫着凌波扑腾,优雅地划岀水花朵朵,武林高手在水面上练轻功,或许是从水鸟处学来的吧;一会儿又静谧地在湖面相依偎,相互亲昵地理着羽毛,羡煞岸上人。
湖的尽头山坡上山花烂漫,有两三个五十开外的男女在那里种菜浇园,还搭了个茅屋,一看就是退休族。此举甚好,青葱岁月强制广阔天地练红心,花甲之年自愿广阔天地种蔬菜,“种菜山湖畔,悠然见水鸟”,算是怡养天年好举措,值得推广,不过北上广的老年人要弄这么大块菜地,早就被城管夷为平地了。遐想间,愈发觉得此地山也风流湖也风流鸟也风流,连个带孙的老汉,也要湖畔横笛,三步一吹刘三姐,或许有幸遇上个中国大妈,对对山歌,老死山湖,夫复何求!
二.初识大龙路
二月二龙抬头,骑着单车去郊游!“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骑行还未剪彩的大龙路,宽阔的大马路爱怎么扭就怎么扭,我心惬然!扭到幸福隧道戛然而止,只有沿着施工临时公路推车前行,脚下一踩便灰尘泛滥,尤其上上下下泥头车,鼓足马力吹得白沙蔽日,苦煞骑行人,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无奈被挤得蜷在路侧,任白沙弥漫,灰尘肆虐,大车过尽,只留下灰头土脸人在此发呆。
呆然前行,沿着山路弯弯喘了半个时辰,登高处,祖国西南小城尽收眼底。土生土长五十载的第二故乡竟还有些模样。陶然间,抬头一抺蓝鹊掠过,翩然惊鸿;低头几株山花树,小圆殷红花儿开,煞是好看。顾不得“严禁”,奋身采几枝,不是说“愿君多采撷”吗,看来可采。此花花叶繁复,不似常见的桃花那么单薄,把玩手中,一时竟欣欣然,感时花溅泪,况人乎?正纳闷黔山何来梅花,匆忙手机问友人,友人答曰:“碧桃”,多生于华东,为观赏桃花之极品。诗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应该是专咏碧桃吧。宋人王十朋云:“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或许王大诗人没见过碧桃,不然不会这么造次吧,连大文豪苏东坡都以碧桃入诗:“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沉浸在花的迷幻中,见山涧马儿吃草,诧异白马下了个棕色马驹,且白马又是大腹便便。直觉着马儿比人类好,想怎么生就怎么生,管它白马棕马,生出来就好,最起码没计生政策之节制,天地任我生,做牛做马也不枉活一回。由此联想到当下失独家庭,老年丧子又无法生育,无语!
继续推行间,遇一捕鸟人,拎着个鸟笼,上前攀谈时,对方五十开外,单着一件蓝色中山装式外衣,敞胸露肚,裤子居然打着补丁。这年头,还有穿着补丁衣,后悔当时没拍拍,或许捕鸟人的热情使然吧,他不厌其烦地介绍他的鸟笼,是个笼中笼,大笼中有小笼,小笼中亭亭玉立一?鸟,色诱雄鸟进笼也。想想时下网恋、裸聊,与这笼中?鸟何其雷同,男人不上当才怪。
辞别捕鸟人,已行至山顶了,不知不觉间登了一座山。其实都匀与牛场也就相隔几重山,隧道一贯通,开车也就十分钟的路程,登顶眺望,山那头龙潭口,山这头就是牛场火把寨。正眺望间,见路上骑行一对小情侣,小伙子挽裤奋力蹬行,小姑娘坐在车架上,挽着小伙子的腰,一路欢笑一路歌,羡煞路边人。不禁想起童谣:公鸡带母鸡,母鸡笑嘻嘻!不不不,此喻灰暗些了,深感不妥。
从山顶上一路溜行,就是火把寨了,这路这景这房这树,一路向东,俨然一个新都匀,点赞!
三.醉美大龙路
从龙潭口隧道一路向东,二十里山涧变通途,是为大龙路。
再识大龙路,始自隧道口横幅:“缤纷大道,醉美黔南”。一直纳闷何为“醉美”,辞海成语又无此词,不觉已行两三里,只见一路两侧山对山。小小都匀城,云集天下愚公,天南地北口音,每日挖山不止。挖机到,山门开,黔山兀,大道出!此刻登高回首,蟒山脚下小城一隅尽收眼底。若有山间一壶酒,喝它个醉意酩酊,左手一指斗篷山,右手一挥老姆坡,登高即兴山歌来:“唱山歌来唱山歌,唱个山歌下山坡;大龙大道我不去,找个小妹蹲岩脚!”此为“醉美”注解,欢迎醉鬼抢注。
一路走来,广告林立,一例房地产。无论形象照还是效果图,金发洋妞比基尼,管家门童服务员,一律老外担纲。如此高楼林立,哪儿去找那么多老外来买,搜尽都匀山城,除黔南师院有几位外藉教师外,再无黄毛可寻。想起汶川地震,被救者睁眼一看,周遭尽是老外,黄发垂髫,笑容可掬。怀疑广告创意者是否亲历汶川地震,所以有此奇想;抑或“创意”时,先灌几口老酒,然后意识飘渺,醉意成章,满纸荒唐!
前行六七里,两岸夹山,柏油铺路,绿树井然。山尽头一片开阔地,座落着几十户布依人家。山民们好客,喜欢串寨“吃酒”,大路不通时,常常结伴翻山越岭串亲戚,几天豪饮,几天留宿,及至归去时光,依然翻山越岭,天黑未归,一宿醉卧山岗也是常态。此刻晚风徐来,林涛阵阵,天当被地当床,俯仰天地间,鼾声大作,狼惧鬼惊,直睡到太阳当头照,爬将起来,掬一口山泉水,醉履蹒跚把家还,是为旧时“醉美”。如今大道朝天,骑着摩托走村串寨分分钟,因为要“开车”,不敢痛饮,微醺上路,只得惜别“醉美”了。
告别“醉美”,在路边公交站小憩,见身后不远处矗立一座石质雕塑,千疮百孔的,且叫“千孔龙”吧。四周辟出一片平地,且有龙盘踞,看来又是房开了。这就是开山辟路的好处,山门一开财源来,省得在老城拆迁,耗费几倍百倍资金不说,踫上个钉子户,路中间我房依旧,不失为新城风景哈。
开阔地侧有一深潭,由于挖路加之下雨,潭內黄水汤汤。潭顶石岩上吊下一方钟乳石,仿佛
版权声明:本文由迷失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