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现在,国家又将其列为了法定节日。中秋节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现在,国家又将其列为了法定节日。中秋节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的八月,所以还有“八月节”之称。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夜迎寒。”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就是在夜晚祭祀月亮。魏晋以后,又流行赏月,一般官宦和士大夫都有赏月的习惯、兴致。《晋书》中“谢尚镇牛渚,中秋夜与左右微服泛江”之说,即是指此。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贵族所奉行,也逐渐流传到民间。在唐代,“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唐书·高宗纪》),赏月尤为盛行。至北宋太宗时期,形成了以赏月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官家也正式将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届时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万民同庆中秋,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成为人们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据《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可见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明清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中秋节日中的功利性情绪日益浓厚,而以感怀、抒情为中心的赏月传统逐渐减弱。于是,祭拜月亮与祈求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了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这就是说,“民间拜月”,一般是为了寄望团聚、康乐和幸福。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团圆的习俗发生甚早,在汉代,人们对月亮的明圆就相当看重。而中秋之月最圆、最明、最美的这种自然现象,为拜月、赏月和中秋团圆的习俗奠定了基础。在明代的文献中,有“团圆节”的记载。刘侗《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家,曰团圆节也。”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亮的供品。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出现了以胡桃仁、芝麻为馅的圆“胡饼”。而“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期是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袁枚在《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中秋节,因为有了美妙的月光而富于诗意、韵味无穷。古代的骚人墨客在中秋之夜、月圆之时,纷纷行咏月、赏月之乐。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白居易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韩愈的“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的“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八月十五夜观月》),韦庄的“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送秀才归荆溪》)等,堪称千古绝唱。诗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为月亮描绘了一副班驳陆离的胜景,同时又是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中秋节的生动描绘。宋代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王安石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则是以月为题,抒发他们心中的一种情怀。
关于中秋节,在我国民间还有许多故事传说,其中以“嫦娥奔月”最为美妙动人。而李白诗《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商隐的《嫦娥》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杜甫的《月》诗“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陆游的《梅诗》“月兔捣霜供换骨,湘娥鼓瑟为招魂”等,把这个故事演绎的更是绘声绘色、奇异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