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偶遇80后

90后偶遇80后

选拔赛散文2025-01-27 19:18:54
——记江永之行几个月后,突然想写点去江永的文字。在江永遇到的一个朋友很早以前问过我,有没有写关于江永的文字,因为在他面前卖弄了自己平时偶尔舞弄文字。但那时候我没想过写什么东西,因为总觉得写游记很难,倒
——记江永之行
几个月后,突然想写点去江永的文字。在江永遇到的一个朋友很早以前问过我,有没有写关于江永的文字,因为在他面前卖弄了自己平时偶尔舞弄文字。但那时候我没想过写什么东西,因为总觉得写游记很难,倒看了不少他写的游记,大饱了眼福,而且还是免费的呢。我很喜欢看游记,平时看游记得自己买书,而彩板的游记书总是比较贵一点,每一次掏钱的时候总忍不住咬咬牙。
在遇见这个朋友之前,我写东西的时间也不长,而且对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缺少认识,写游记对我而言是件困难的事,所以就没想过要写。可我今天写这些字,倒不是因为突然了解了江永这个地方,而是我想,虽然我写不出像朋友那样内容丰富的游记,毕竟人家的见识多,但我可以写自己风格的游记,我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俏皮话,虽然略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但是我本来就是小女子,又何必那么大气呢!
那就从90后遇见80后说起。五一那天我们班的一群女孩子和班上唯一的一个男生在江永玩。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们一大群人到了千年古镇——上甘棠,在这里遇见了一群旅游的80后。在这之前我们先去了千家峒,比起上甘棠的破碎来,我可更喜欢千家峒。千家峒属于自然风景区,对于我这种视觉型的人来说,山山水水还是更有看头些。我喜欢山野清新、空灵的味道。上甘棠那些上了年龄的建筑和泥泞的路就不是那么有吸引力了。从走进那建筑群到走出来,我们估计就花了二十几分钟。说真的,对于我们这群年轻的女孩子,而且大多数是学语言的,除非对建筑有特别的兴趣,不然是不会多愿意久呆在那里的。我们进去的时候还兴致满满,可是出来的就有那么点失望了,我感觉我是逃着出来的。
对于建筑这样的东西,我想对于我们这样的门外汉还是隔着些距离好,远看还可以感受一点它们的恢弘和时间沉淀后的悠远。走近看,看到的更多的是衰败,砖墙的每个缝隙里似乎都透出浓浓的沧桑感。我想把上甘棠比作老人是再合适不过了,远看他是一位平和的老人,近看却是满眼都是脸上的沟沟壑壑,而皱纹从表面看是不好看的,可深藏在皱纹里的内容又不是我这种轻浮的人可以看懂的,属于它的建筑美和时间洗练后的深沉于我而言是个谜。
景不好看,那就看人。在我们刚踏进上甘棠的的时候,遇到几个年轻人,看他们的样子是从刚从里面出来的游客。虽说他们是年轻人,但是和我们比只能说不老而已。他们不像我们是学生,看他们的样子大多都是工作的人。他们和我们不同,虽然同是年轻人,他们可‘大人’多了,而我们只是半个大人而已。因为我们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唱个不停。从年龄上看,他们属于80后,而我们是他们眼中的小鬼。进去的时候遇见他们,出来的时候还看见他们在那里。由此可见我们玩得多速度了!他们一群人在长了青苔的石桥上拍照。可能我逃得太快了,我是第一个从建筑群里出来的人。这时候一个哥哥要我帮他们拍张合影,这个哥哥成了我前文提到的朋友。我很坦白地对他说,我不会用单反,后来问了同行的人,没人会用单反,那就是我了。他调好相机,简单教了我一下。不过没那么顺利,刚开始我只按下半个快门,害得他们一伙人浪费不少表情。不过他们还挺有趣的,竟然摆出咸蛋超人的动作来了,害得我笑到不行。经过那哥哥的几番指教,相片是拍了,不过拍得怎样就不知道了。作为报答,那哥哥给我们拍了几张。不过那哥哥不是好人,嘴巴太毒了,他竟然说我们都长得丑死了。我想要是他在我们面前说,他非得被我们的眼光杀死。不过这些是认识他之后的话了。
虽然至今我谈不上认识他们,但是80后和90的差别我还是明显感觉到了。80后身上开始出现了叫‘稳重’的东西,而我们一般的90后身上还很难找到那么种东西。经历不同,见识和眼界都不一样。江永之行,遇见他们也是我的一份收获,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80后遇见90后,勾起的是他们的回忆:青葱岁月,单纯、天真的心,简单、悠闲的学生生涯;而90后遇见80感叹的则是:对这个世界认识得太少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