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爱人的家原先在山东蓬莱,没有结婚前,我从济南三天两头去蓬莱,上蓬莱就不能不去蓬莱阁,所以我对这个人们公认的人间仙境还算熟悉。蓬莱,因有海市之胜,历史上曾是秦、汉之君巡视的地方。之后,八仙过海的传说又长
爱人的家原先在山东蓬莱,没有结婚前,我从济南三天两头去蓬莱,上蓬莱就不能不去蓬莱阁,所以我对这个人们公认的人间仙境还算熟悉。蓬莱,因有海市之胜,历史上曾是秦、汉之君巡视的地方。之后,八仙过海的传说又长久地依附在这里,遂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仙境。因此,蓬莱阁最早在我的印象中,就一直与神通广大的八仙过海的故事有关,故对此地始终非常向往和憧憬。
那年,济南的夏天异常炎热,树上的知了吱吱地叫个不停,弄得人心烦意乱,燥动不安。再加上破船又逢连天雨,酷暑难捱的季节里,有时竟然滂沱的大雨下个不停、连阴不断的天气,潮湿闷热的空气,将我的心情搞得非常坏。终于,等到雨后天晴,火炉般的桑拿天也随之而来,高温持续不断,快速蒸发的雨水,导致高温湿热的天气,仿佛攥一把空气都能挤出水来。我下定决心,就利用这个盛夏去蓬莱休假,躲进蓬莱避炎热,管它三七二十一。
那一天,我如愿以偿乘上了开往蓬莱的长途车,脑海里呈现的却是以往和爱人游玩蓬莱阁的景象。每次,都有每次的不同感受,每次,我俩都能在如诗如画的的景色里陶醉,每次,我俩的恋情都能在陶醉中得到升华。所以,休假中,我俩必须去一次蓬莱阁。车快到景点时,从车上,远眺仍是魂牵梦绕的蓬莱阁,任凭风吹雨打,日晒浪击,它依然傲然挺立在濒海丹崖山巅,历历在现。那依山势而建的阁、亭、塔,与古老的城堞构成早已熟捻的图景,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显得古朴、空灵而神秘,浩茫的碧水延伸成海天一线,仿佛对着棱蹭的山崖絮絮细语,绵绵不休。
我俩乘坐的军车,噶然在“人间蓬莱”的牌坊前停住。走下来,随意向北面方向望去,满山的丹崖碧树,耀眼的红墙翠瓦,扑面而来,养人眼目。在这里,虽仍艳阳高照晴天白云,却不感觉湿热浑身不舒服,站在大树遮阳的阴凉处,凉爽的和风习习吹来,即使是在灿烂似火的阳光下,只要你随手在头顶上遮个凉棚,脸颊仿佛顿时也会凉快起来,空气里仿佛飘逸着一种特有的仙气。
因多次来此,我俩轻车熟路,和小司机一起沿着青石甬路拾级而上,远远映入眼帘的便是耸立于丹崖山上的“丹崖仙境”牌坊,在朗日的映衬下熠熠生辉。随行的那位挺热情的小司机对这里更为熟悉,他颇有风趣地介绍:进了“丹崖仙境”,咱们便都成“仙人”了。他一边给我俩拍着照,一边振振有辞。我心中不由思忖,难道这地方就是那八位仙人一时兴起,相约不许乘船非要飘游过海,去对面庙岛游玩的出发地吗?因为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流传已久,毕竟对人们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谁知那个小司机也不置可否,可能就连他也根本说不清楚呢。其实,当时我的想法是,以前每次来都是来去匆匆,没来得及认真欣赏和了解蓬莱阁的详细情况,这次正好有充裕的时间,完全可以仔仔细细地鉴赏一下眼前的蓬莱阁。小司机同我们一起爬向更高处的蓬莱阁,既熟悉又显得有些陌生的蓬莱阁展现在眼前。蓬莱阁的结构是上下两层,全阁的构造精巧别致,巧妙对缝接榫,其中没用一钉一铆,看上去端庄浑厚,落落大方,印证了清末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的描写:“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掩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的确让先生言中,丝毫没有牵强之语。据传,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登州郡守朱处约将唐代渔民所建的龙王庙移至丹崖山西侧,在原址始建蓬莱阁,“为州人游览之所”,并著《蓬莱阁记》。
我们信步绕行到阁楼的北面,一股清爽的海风迎面吹来,使我刹那间神清意爽,仿佛海风带走了我在生活旅途中的疲劳和各种不快,面对眼前浩淼无垠的海水,我用手抚摸那历尽千年风雨的城墙雉堞,思绪万千,脚底下,是陡峭绝壁,海浪击崖,浪花翻滚;举目远眺,烟波浩淼,天海一色,不愧是人间仙境,令人心花怒放,欲醉欲仙。在云拥雾饶中登上高阁,一种超世脱尘之感油然而生。凭栏四顾,仙阁丹窗朱户,飞檐列瓦,雕梁画栋,古朴壮观;轻纱般的云雾缠绕阁下,四周亭楼殿阁若映若现,建筑园林交相辉映,朦胧神秘;山丹海碧,清风宜人,恍惚中人间、天堂融为一体。更为奇妙的是,刹那间,会云消雾散,天地豁然,又是另一番景色。北望海天辽阔,淼淼无际,长山诸岛,错落其间,是海市显现的地方;南望市区,烟雨万家,高楼崛起,行人车马,历历在眼前;西望田横古寨,突兀水中,郁郁苍苍,绝像一位历史老人,面对大海在低回沉思:“八百壮士不仕秦”的田横岛,铁马金戈的悲壮一幕,虽然早已硝烟散去,成为过眼烟云,但千秋传诵的壮志豪情,似乎还在空中弥漫,久久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东望水城,帅旗飘扬,战船依旧,“戚家军”的雄风至今令人肃然起敬。顺次向东,为八仙幻宫、海滨公园、海水浴场、八仙渡海口和八仙居度假村。这南北东西,以高阁为提挈,以“仙阁凌空”、“海市蜃楼”、“狮洞烟云”、“渔梁歌钓”、“日出扶桑”、“晚潮新月”、“万里澄波”、“万斛珠玑”、“铜井金波”、“漏天滴润”等为核心,构成了一个可动观、可静赏的“蓬莱十大胜景”超然游览区域。
我们来在蓬莱阁的东面,我非常仔细地观看了这座闻名的苏公祠。古时的大文豪苏轼,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曾在这里任登州太守,虽只匆匆五个月的任期,却已深察民间疾苦,回朝后写了《乞罢登莱榷盐状》的奏章,为登州百姓受官盐统卖高价之累请命,求得当地沿海居民不食官盐。这一善举,延至清末,“五日登州府,千载苏公祠”。蓬莱人,永远不忘苏公之恩建祠以纪念。由于一代文豪苏东坡的挥毫走笔,翰墨流芳,使得蓬莱阁也得登龙门,成为天下绝胜。
当时我和爱人都是风华正茂,手拉手在阁楼上尽情地欣赏观摩。来到观澜亭向东面了望,丹崖山下,沿着丹崖绝壁向南筑起一道很长的城墙,这个周围约3华里的古城墙,中间是一个南门与陆路相通的人工湖,俨然形成了一个威严雄伟的水城,这个水城通过水门(北门)与大海相连。据小司机介绍,这个水门原来设有巨大的闸门,平时闸门高悬,大小航船进出无阻,待有事时才放下闸门,切断海上通道。水门外的东西两侧,各有炮台一座,一门铁铸的火炮在阳光下闪着幽幽的冷光,炮台互为犄角,严阵以待控制着附近的海面。水城经多次整修扩建,形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海上防御体系,明代明将戚继光曾在这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