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至爱保留残缺

为至爱保留残缺

乌赖树散文2025-04-17 07:08:21
泪是一种情感,情感不到泪也不到。作为一个未婚青年,是无从体会那些失去孩子母亲的巨痛的。今天一个故邻与我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谈话间,又谈到了她已故的孩子,这是她第二次向我提到已故孩子的事情。今年春
泪是一种情感,情感不到泪也不到。作为一个未婚青年,是无从体会那些失去孩子母亲的巨痛的。
今天一个故邻与我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谈话间,又谈到了她已故的孩子,这是她第二次向我提到已故孩子的事情。
今年春天,其子夭折了,因为车祸。七周岁,从夭折的意义上讲,应该说刚七岁;但从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他的意义上,应该说已七岁了!但不管怎么说,去了就是去了,应该面对现实,但从她的诉说中可以看出她依然活在不能面对现实和自我安慰的幻想中。她曾这样说:“不以为他死了,总对自己说他出去玩儿了。”她还说只有这样她才能好过些。
她说了许多遗憾的追悔,也说了许多奇怪的预示。其中说到一件事:因为孩子受伤残重,医生和家人一直对她隐瞒事实,从事发到孩子离开人世只经历了三天,这三天中医生和家人一直不让她见孩子,只对她说孩子得做大手术,如果手术成功可以保住性命但终生残废是无法避免的,她当时还能接受,可是孩子将要离开人世的那一瞬,她似睡非睡地看见一只小狗泪流满面地站在她面前……她一下惊醒并意识到了什么,她反射式地跳起来就往特护病房冲,家人和医生上来阻拦,她却说:“什么也不用说了,你们也不必骗我了,孩子不行了……”她跑进特护病房,孩子果然危在旦夕,并且这时她看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腿已被截肢顿时昏了过去……
她说孩子属狗,那个泪流满面的小狗其实就是孩子的性象,那是孩子临走前来向她辞行的……说着说着就又悔恨地哭泣起来。
对于丧子的她,我是寄予了十二分同情的,但我是个因挫折太多都麻木到不能支配自己泪腺感情和哭的人,所以只能发自内心深处地开导并安慰她。也许时过境迁,也许对比悬殊吧——她那里泪雨滂沱而我却滴雨未下,哭了一阵她静了下来,并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冷静地说:“过去听说别人孩子出事了,自己虽然同情也只是出自道义并没有深切的体会,如今再提到这类的事就感同身受了。”听了她的话,有些尴尬,好像自己铁石心肠一样,其实,内心深处中我也是非常非常难过的。因为我们曾经是熟稔的近邻,见到有关的事物就会触景生情,孩子的调皮和音容笑貌便会闪烁眼前。但我相信这个世界,除了母亲是没有人能够真正领略那份失子的巨痛和创伤的。但她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却令我终生难忘:她说她生孩子的时候就不容易,是剖腹产,医生说否则孩子会因生不出窒息而死;她说来世时他就不愿意,早知如此,不如当时就生个死孩子,到这会儿也没思没想的了;看到今天弄得这一生一世又怎能忘得,这份追和悔又岂能平?早知如此,莫如当初不生他,早知如此,莫如当初不生他啊!……她反复的重复这一句,这一种心情,使我的泪一下就冲出了眼眶,是的,泪是一种情感,情感到了泪也就到了。事后才想起这动情的原因,原来她这种思想,正是我曾深深折服过的一首歌中所反复表现的主题——一步步追不回那离人意,一声声诉不完那未了情,爱重重啊,恨重重,早知春梦终成空,莫如当初不相逢,早知春梦终成空,莫如当初不相逢……是的,谁说只有恋人才能以此意境作体悟呢,其实用在母子情殇上也是十分合适确切的,恋人有恋人的情结,母亲也有母亲的恋子情结呀!母亲一步步追不回早夭孩子那离人之意,母亲一声声诉不完对夭折孩子的未了之情呀!她说早知如此,莫如当初不生他,并不是她生孩子后悔了,而是她付出的情感和心血打不住收不回啊!所以她对早夭的孩子——爱重重啊,恨重重,早知母子的长相厮守之梦终成空,可不?还不如当初不相逢啊!……
但出世为凡人的我们又能怎么样呢,只能积极忘却过去,勇敢面对现实,但谁都知道“忘记过去”是骗人和不可能的,我们能作的只是冲淡记忆,用新生的希望来填充自己思念和感情的空白,有些伤疤是永远也无法平复和光滑的,我们所能作的只是让它们顺利的过去,成为一块残缺的记忆,作为我们的至爱,我们不想忘记,也永远不能忘记和旧梦重圆,所以只好为至爱保留——沉重的一份残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