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贫穷的老人

坚守贫穷的老人

油绢散文2025-02-16 08:41:49
我曾经见过一位老人,他的贫穷以至于我无法用语言描述。从那时起我的世界观就改变了许多,我相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道理,当人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譬如猛虎野兽追逐,他求生的爆发力将是平时的几十倍,但我再也不
我曾经见过一位老人,他的贫穷以至于我无法用语言描述。从那时起我的世界观就改变了许多,我相信“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道理,当人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譬如猛虎野兽追逐,他求生的爆发力将是平时的几十倍,但我再也不认为一如继往的贫穷是激发斗志的动力。
婆婆所在的村庄依山傍水,当年四季都能听到泉水叮咚的声响,村庄南面就是万泉河。河面宽阔,河水清澈透明,时常有打渔的人荡着小船,在夕阳余晖映照下晚归的身影,夏季里有渔舟唱晚,芦苇丛里浆声响的热闹风情。清晨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草香,也夹杂着各种牲畜的粪味儿,寂静的村庄鸡的鸣叫、羊的欢呼、牛的牟牟、泉水的叮咚,扁担的吱扭……各种声音组成的交响,一直延续到八点多,才逐渐消停下来。我在这里呆的最长一段时间就是十天。在那十多天里,我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屋子里和孩子睡觉,要不就是给孩子念故事。她纵然是听不懂的,但这也是我最好的消磨时间的方法。
隔壁邻居是一位放羊的老人,据听说他们弟兄俩都是光棍。每晚在我睡觉的时候,才听到他们扬鞭归来,之后便是“咩咩,咩咩……”的群羊进圈的驱赶声。可能只有把羊们安顿妥当之后,他们才开始犒劳一下疲惫了一天的自己。我那时和孩子大概已经是进入了梦乡吧。
一天早晨,我认为是我这一生中起的最早的一次,天色刚亮,孩子还在酣睡中,我在外面随便走走看看。夏季的村庄空气的确是不错,隔壁老人已经是准备放羊去了。只听的群羊出圈的热闹气氛,我忙着走出院门,看到的是两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肩上一侧斜挎着灰色的帆布袋子,另一侧也是斜挎着一个绿色的大水壶。这两件家伙交叉着把那位老人的上身前后各打了个嘎叉,里面装的就是他们一整天的伙食吧。我上下打量着老人,这位背粮食的老人更沧桑些,他可能有七十五六的年龄,个子很高,但背驼的厉害,瘦骨嶙峋很颤弱的样子。再看他的脸上黑黄的皮肤,灰白的胡子,几绺稀疏的头发似婴儿的绒毛在晨风中浮动,脸上似乎缺了什么,但的确是五官齐全。我不好意思的启齿:“您这么早就出去?”他腰弯的更厉害,露出了黄色的牙齿说:“嗯嗯,每天都这样。”这时的羊群低着头你挤我,我挤你的,昨晚清扫干净的路面,一经走过,留下了一层黑黑的羊粪,均匀地分布在地上。此刻空气里弥漫的气味与老人从我身边走过时散发的味道一样的浓烈。
那些羊大概有三十多只,一夜在圈里憋的难受了,都快速地走着,那眼神都直勾勾的,晶亮,像似被饥饿点燃着,看到绿色的草地就凑到一起,吃着,身后又稀稀拉拉的留下了一粒粒的粪蛋蛋。这些生物可能就是老人生存的希望寄托,它们和他组成了一个家庭。
老人走远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想着他是否向往过美好的生活?又想一定没有,他可能觉得这种生活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宿命。我回头看着他的院门,那两扇大门两侧的木头磨的圆滑,下面离地面有半尺高,也是磨的光溜溜的,还挂了一些动物的毛。门是虚掩着的,并没有上锁,我在门前站了好一会儿,因为太好奇,壮足了胆子走了进去。院子满是狼藉,一间房子经年未修,雨水冲刷的房顶陷下了一半,一部分不大粗的木头和泥土裸露在外面,参差错落,再有山雨吹打那指定落魄成废墟。我知道那只凶猛的黄狗已经跟着老人走了,没有看见其它生命迹象,我继续往前走,试图要看看他的家。我在玻璃窗前站立,将手弯曲起来,放在玻璃上挡住太阳光,看着里面,“喵”的一声,着实吓到我了,我后退几步,一看,爬到玻璃上的是一只猫,“哦”,不是一只是好几只,可能是五只吧。这几只猫同样的瘦的像纸片。我又扒在玻璃上看里面,里面是一目了然的赤贫,炕上一卷行李,地上满是树枝,一个柜子上面放着好几个大小不一的盆子。炕上也有两个盆子,放着水和黏糊糊的食物。不过这几只猫好像比老人干净一些。我离开了玻璃窗,瞬间听到了几只猫在屋里你死我活的欢宴声,树枝上跳动声,柜顶上盆子的碰撞声……
我走出这个院子,阳光已经穿过云层射了下来,村庄里鸡鸣狗叫声混杂着,此时我的腿确实是很沉很沉,思想也是很焦虑。我是从未见到过如此的贫穷和孤独,以及衰老以及……此刻我需要一剂止痛的良药,也需要安慰。我不知是怎么走到了婆婆家,我平生第一次觉得贫穷落后的环境,就是井底之蛙,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什么时候都不觉的贫穷。因此贫穷的环境下孕育出的生命,似乎没有改变命运的动力,只有坚守。我坐在炕上,看着静静的酣睡中的孩子,这个家和隔壁那个家比起来,我似乎居于殿堂。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将贫穷看成优点,村里人都坚守着贫穷,也欢喜着。我是无法忍受贫穷,第二天我就离开了临时小住的婆家,回到了城里的家,这一下我真的觉得进了殿堂。但是我还是开始想,兴许在更高一级的人眼里,我是否也像那位老人在我心里扎下的根一样痛呢?从那时起我决心要向前冲,不管路途如何艰难曲折,我都要走走。
再次回到婆家,那是秋季,也许季节也可将贫穷缓解。我透过老人家的大门,看到满院子里都堆满了黄澄澄的玉米棒子。这是个半下午,老人一定不再,阳光倾泻在院子里,玉米金灿灿的发光,我看到了一派丰收景象,贫穷似乎一时间改写了。玻璃窗上依旧有那些守望的猫,它们的身子好像不再如同纸张的单薄,肥了点儿。但愿老人那颤弱的生命也不再颤弱,毕竟这个家有他便是好多生命的希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