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剪辑

高考剪辑

蒙垢小说2025-01-26 18:01:33
每一个经过高考的人,对它都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从“新三届”到90后,义愤填膺者有,拍手称好也大有人在。前几年恢复高考三十周年,我在报纸、网络上看到了林林总总的回忆性文章,有很大的触动:假如没有恢复高考
每一个经过高考的人,对它都怀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从“新三届”到90后,义愤填膺者有,拍手称好也大有人在。前几年恢复高考三十周年,我在报纸、网络上看到了林林总总的回忆性文章,有很大的触动:假如没有恢复高考,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真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应该这样说,高考不仅改变了千千万万个人的命运,下品寒士,上品贵族,也使整个国家焕然一新。
有人会立即驳斥我的说法,为高考戴高帽儿。因此,我想在说一个它的优点,就是它相对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家是高干还是农民,也不论你长得是闭月羞花花容月貌或者对不起观众,有了分数才有了资格和底气。仔细想一下,你可能会说把你和一张试卷放在同一个天平的两端是不科学的。但是,我们的国情,我国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除了这个几千年的传世宝——考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西方的一些国家教育资源充裕,不需要高考,可是那些世界名府哪个不是挤得头破血流!我们身边的日本和韩国如出一辙。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维新派改革高考,革命派废除高考。我想说的是,高考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它是明前最适用的。在可预见的未来,高考不能废除,必须加强,变得公平公正,更加铁面无私。考场舞弊、录取玩猫腻、糖衣里裹着金钱和美色炮弹的袭击等,凡是破坏高考公正的就严惩不贷。只是这些东西不在本文的额范围之内,我们目前也无力改变现状。所以,即使很憋屈,也要适时地调整心态,别在难忘的高考岁月留下遗憾,。汗水,泪水,辛劳,伤心,快乐,成功……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心剪辑,珍藏。
早起
学生就是早起的命,古有闻鸡起舞,不是被迫的,而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古人说:“一天之计在于晨”,眼睛一闭一睁,第一件事就是起床。曾文正公说:“作人从早起起“,把作人和早起连在一块,似乎过于严重,但也不无道理。寒冷的冬天,早起就更难能可贵了。因此,赖床的人,便是在作人的路上的第一笔败笔。
补习之前,我也是个嗜睡虫,没拖到上课绝对不起,第一次高考我也顺理成章地铩羽了。吃一堑,长一智,早起就如影随形了。现在回首,也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6点准时起床跑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尚在薄雾中的县城,身心陡然轻松了许多。完了后,提着早点就奔教室去,未有一人,开门推窗置换空气,忙碌的一天就上演了。这时总能看见两个老奶奶,提着袋子收集废品,当然她们也等着我的废品。她们之间也有着激烈的竞争。
早起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偷鸡摸狗的梁上君子常早起,晚起的古代名人更是数不胜数。早起只是一个习惯,也可能是个人毅力坚忍的基石。
“校摸,市摸,省摸……“,
我很喜欢范仲淹,只为他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番“庙堂”“江湖|论精辟独到,一个人的完美心境。可是,我同样觉得他太纯太天真了,有些迂腐,这也可能是他道德高尚的层次,我只能仰人鼻息。”庙堂“和”江湖“永远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每个月,我们都要摸底考试,有学校的,全市统一,省的,没进过”十八摸“的诊断,那些居”庙堂“的领导们是很难放心的,深怕我们有什么弊病。几次三番的诊断,倒留下一个怪病:习惯性胃麻痹,考前无论如何也没胃口,知道考完了才饿感袭来。高考的时候强行把自己累垮,才吃好睡好。
缺月挂疏桐
和广大的劳动人民一样,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漏断人初静,看缺月挂疏桐,身陷在题海之中。这时候,月光是最可爱的,大功告成之际抬头望月,总萌生一种踏实,枕月酣眠。
记得房东为此还赞赏我,专门指着她女儿说:你看楼下的哥哥多认真,你这个懒鬼……“,听得很舒坦,我却不喜欢熬夜,偶有的几次也是无奈,却被房东逮到了。我有同学钟情于做“夜猫子”,还自我标榜是“梵膏油以继日晷”,为此我们常争辩。他们说夜晚最适宜读书,心归于宁静。这有一定道理,我却不苟同。清晨也自由乐趣,古人“晨起浴而读”,盖与我同归吧。梁实秋晨起译作,凭一己之力译完《莎士比亚全集》。千万别学那些工作狂,“我们笑下班的时候不一定数星星,有时候也迎朝阳”,此实为下策。
魏晋风流
我们那个小县城,停电就像吃饱了会打嗝,着凉了要感冒一样,司空见惯。只要灯一灭,我们就喊起来了,雅称为“清啸”,魏晋名士也常为此道。拍桌子,晃手机,没有一点温文尔雅的学生样。我们抓狂主要是因为停电了就不要上课了,像西南大旱遇上老龙王打喷嚏一样,恨不得多停几天。于是乎三五成群的去压马路,任晚风拂去积蓄的疲倦和高压;亦或是腐败下,吃个大餐,弥补长期的入不敷出。
平常我们则打篮球,吹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是到我们的小据点——学校附近的小读书社,随意搬来感兴趣的书,边读边讨论。因为人少,不必担心打扰其他人。林林总总的书,尽收囊中。才知道,严蕊将花分为十二师,十二友十二婢……,颇有魏晋风韵吧。
复读
几乎很多高中的升学率是靠复读生输送的,很多学生也因复读而踏进大学。我也是之一。复读的生活的记忆是不可抹去的。方桌上筑起两座书山,这就是勤径,局外人都瞠目结舌。试卷像卷起的海带一样,考完清空能卖几十块钱。
复读生非常的苦,学习苦,心里也苦。看不完的资料,做不完的试卷,生怕哪个漏过而抱憾。在我村里,有一个和党有相同经历的人,抗战了八年还名落孙山,无形中给了不小得压力。心里的苦没地说,二次高考,再战江湖,胜利者春风得意马蹄轻,失败者蓬首垢面灰头土脸,实在惨烈。
……
当我们完成华丽的转身之后,这些酸甜苦辣,丑糗诙谐的事会成为我们的谈资笑料,在淡月清风的夜晚,我们静下重嚼这段生活时,我们会为无知而后悔,会为努力而肯定……,那个空中楼阁都是我们自己一砖一瓦使其变得触手可及的,这就够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