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诗评——高官诗人,平民情结
作者:沙田惨案时间:2024-11-12 23:04:03热度:0
导读:马凯是国务委员兼任国务院秘书长、著名诗人。对于这位高官诗人,当今最有声望的诗家们都给予了极高评价,送上了光华灿烂的桂冠,连叶嘉莹教授都送出了“才气之过人……非我所敢望也”的赞叹。近日读易行先生的《古韵
马凯是国务委员兼任国务院秘书长、著名诗人。对于这位高官诗人,当今最有声望的诗家们都给予了极高评价,送上了光华灿烂的桂冠,连叶嘉莹教授都送出了“才气之过人……非我所敢望也”的赞叹。
近日读易行先生的《古韵新风—马凯作品集》,才有机会比较系统地读到马先生的诗词和诗论,对于大家高赞,吾何用置喙,吾是平民,只想就此说说马先生的民本思想和其诗作。
在《抗震十首?国旗半垂》中,马先生结句云“笛声回荡向谁鸣,生命至尊民为贵”。“民为贵”,两千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在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为大灾死难同胞下垂的日子,诗人言及此,特别引人感叹。2009年抗雪胜利,人们沉醉在欢乐之中,诗人却“难眠”,“凝思”:“面对死,怎做人;洗礼后,悟可深?”他写道:“狂雪住,坚冰融;大地静,夜半钟。挂起征衣提起笔,甜酸苦辣味无穷。兴国一体惊寰宇,知著见微耳目聪。细处成灾缘大意,渴时掘井岂从容。风云变幻寻常事,未雨绸缪过硬功。”(《抗雪十首?月下凝思》)这里,诗人明言了“细处成灾缘大意,渴时掘井岂从容”,“风云变幻寻常事,未雨绸缪”,我们“未雨绸缪”得怎样呢?这几句对我们的工作未必不是一种批评,出自高官之口,难能可贵,如果心无人民,能如此“表态”吗?
诗人是高官,于亲人友朋也同常人一样有情有义。在《先父去世二十年祭》中,诗人重写当年悲痛:“风瑟瑟,云茫茫,未进灵堂步踉跄。一见遗像心欲碎,再看人已泪千行……”形同常人,孝子也。对其妻,一往深情,“一朝相许,百年无悔。对、对、对!”(《钗头凤?银婚》)、“灵犀自在,一生相托。乐、乐、乐!”(《钗头凤?珍珠婚》),对其女儿,尽倾其爱,“踮脚拂蚊去,恐惊睡梦人”(《小女恬睡》)。女儿长大了,出去参加工作,“欣看挂征帆,临行嘱万千。德高容乃大,识远道则宽。志强谁强手,心平本自然。居前诚可贵,天外有新天。”(《示女》)殷切之情,胜于婆婆妈妈,然这就是挚情、真情,也是世间常人之情。诗人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对于朋友,诗人情尤厚焉。在《至友》中,诗人有句“事逢难处凭谁问,又是彻谈到天明”。彻夜长谈,身为高官,于友可谓诚挚也。马凯先生心怀若谷,谦虚谨慎,多次说“对于诗词之道,我仍是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正迈向门内”。对于诗界诸公他非常恭敬,自己的诗作多经诸位指疵,有时一字个更改多遍,出版诗集时自云“倘若,或一首,或一句,于人有裨,于世有益,不废纸墨,不枉时人,足矣”(《自序》)。丝毫没有高官大员的骄矜之态,形同有识有德的文人下士。
鲁迅有言“一阔脸就变,无聊才读书”。他揭讽的固然是旧社会的高官阔人,但在读书上似乎可以说古今亦然。一般在职的官们、特别是高官是难得读书的。诗人马凯跻身官林,身兼要职,可谓日理千机,却酷爱读书。“读书贪夜静,习草养心清。不禁失声笑,妻曰已几更。”(《夜读》),“枕边厕上三余后,翰海神游好快哉。灯下贪吟嫌夜短,梦中呓唤取书来。”(《勤学》),两处用“贪”,真贪也,但这是贪读书,先生好读书,真像一名正攻读学位的学子,也像要著书立说的学者。
中华诗词传统向来是“兴观群怨”、美剌并行。现今是盛世,诗多美唱,剌少行焉,在一些诗词期刊,也尽力避焉。个中原因,何须赘述。诗人是高官,即使是诗,也多少“代表官方”,“引吭盛世砭时弊”(《贺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盛世歌了,然对于“时弊”“砭”了吗?诗人慎于言,集中只一首稍示“剌”,曰:“代笔何妨顶桂冠,图财哪管愧苍天。渔婆美梦接着做,皇帝新衣照旧穿。作秀人嘲还窃喜,吹牛自破不羞惭。从来大浪淘沙尽,一意孤行万丈渊。”(《时弊》)鉴于诗人的高官身份,有此一作也令人感佩不已了。
人在高位,写几句大气磅礴的句子,在我看来实在不难;反之,人在下位,特别是已经七八十岁,可谓真老(且不说朽)却偏要“豪”,偏要叱咤风云,偏要“大气”,偏要为天下忧,那实在是作“秀”(朽),欺世盗名,假得令人作呕!所以,我认为像叶嘉莹这样的耄耋老人、大学者、大诗家,也就不必自谦,说什么“非我所敢望也”。我等凡夫野老,也不必自惭形秽,不必遥望其项背。我不依从大家们的桂冠高奉,我也无高冠可送,读高官之作,我只“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当今,马凯先生身为高官,能写古诗词,做得也佳,诗中有平民所思所虑,且是真情,这实在难能可贵,故撰此小文说焉。
2011年8月25日于化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