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还是仕而优则学
作者:内阶时间:2024-11-18 04:16:27热度:0
导读: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高三学子已经面临着人生历程中最关键的一刻,十年寒窗,只剩下最后一搏。如果你现在去问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会这么回答:想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的确现在考上大学已非难事,但要考
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高三学子已经面临着人生历程中最关键的一刻,十年寒窗,只剩下最后一搏。如果你现在去问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会这么回答:想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的确现在考上大学已非难事,但要考一所好大学也不容易。考大学就是当代绝大多数中学生读书的目的,那么考上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找一份好的工作”,答案几乎也是一致的。然而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把就业目标锁定在报考公务员上,说白了就是想当官。许多官位已经到了几百个人争抢一个了,其竞争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科举时代的开科取仕。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吗?几千年来中国的百姓好象都是这么想的,“学而优则仕”是孔圣人留下的古训,读书做官就能出人头地,就能光宗耀祖。然而细想似乎又不全是那样,小时候就跟着启蒙老师背诵:“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那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念的是啥,后来又不用功,所以至今也不知道这文章的出处,更不用说领会它的内涵了。若就事论事,这万般皆下品,是否也包括官在内,如果真是那样,那么读书似乎也应当在做官之上,那么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呢?好象更应该着重于提高个人的修养与品格。许多大宅门,都有“书香门第”、“诗书传家”的匾额,这似乎也是在传递这样的信息,这个家庭是崇尚读书的,所以这个家庭是懂礼仪、重道德的。
如果读书不是为了做官,那么孔老夫子“学而优则仕”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原先根本就没有也不打算去考虑这个问题,可近来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孔子热,也不知这是我们与国际接轨,还是国际与我们接轨,真所谓“茅山菩萨——照远不照近”,于是国内也跟着热了起来,特别是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上的演讲,真使人耳目一新,也就赶了趟时髦,去买了一本《论语》。终于在《论语》“子张篇”里找到了这段话,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我这才知道,话原来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以前我却一直以为是孔子说的呢,真是张冠李戴。况且我也不知道“学而优则仕”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当年只知道跟着批判“读书做官”论。那么“仕而优则学”岂非可以解释为做官读书论了吗?那么“学而优则仕”到底又该如何理解呢,难道不是学习优秀了就能去当官吗?也只怪自己当年古文未学好,现在要补课了,于是再去查《论语》集注,原来此地的“优”并不当优秀讲,优在古代有“充足”、“富裕”的意思,如《荀子.王制》中有:“故鱼鳖优而百姓有余用也”,鱼和鳖充足了,老百姓就可派多余的用场了,显然不能解释为优秀的鱼和鳖,百姓就有余用。现在子夏说的那段话是否可以这样领会,你官当得有余力了,那么你就该去学习,你学习有余力了,就可以去当官。当然这仅是我的一孔之见,究竟如何领会还是应当去请教专家,千万别忙着去批判。但总归不能断章取义,应当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连起来一块去理解。但是我倒以为现在似乎更应该提倡"仕而优则学"。